言情小说网>耽美小说>[网球]高山流水>第182章 失败者的笑

  萨拉查火了。

  澳网公开赛之后,他的世界排名一跃升至前20,而RT年度排名更是火箭一般窜至前10。

  幸村翻翻报纸,叠起来放到一边:“这个跟神一样的人物怎么也不像上次拿了黄金蛋的萨拉查。”

  “媒体总是这样,他们在需要的时候,恨不得用世界上所有的溢美之词去堆砌。”徐佑按住写字板,一心二用,“很多时候,当你能听到的所有声音都这么说,你会感觉它就是事实。”

  “比如,‘你的未来不可限量’这之类?”幸村起身,背手在长椅边踱步。

  “这就是为什么需要谦逊的原因。”徐佑放下写字板,起身与幸村对视,“每一年都会有几百人注册职业,他们之中至少有一两人常年占据青少年排名的顶端,被媒体看好。”

  “在三年或五年里,每个国家至少有一两人被誉为网坛的未来大师。像日本,难波江、手冢、越前。”

  “当每一年的青少年No.1在职网汇集,又有几人能达到前100名?”徐佑的视线移向球场,缓缓走着,“网坛的顶峰从不是一年一年地变,而是一个时代接一个时代。”

  “这个时代,从世纪初罗德里克独步天下,到现在的四巨头垄断大满贯,整整十六年了。你觉得有多少青少年时期的‘传奇人物’在注册职业时,想着‘我一定能从四巨头的笼罩中开出一片天’呢?”

  幸村抱臂转身:“我觉得我是独一无二的。”

  “但凡是能被称为大师的人,他们有共同的特性。”徐佑转身凝视幸村,“不是有技术就能成为大师,比赛从来不是单纯的正面刚。网球比赛不是剑道,它是一段不短的经历。在这段经历里,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变化。”

  “我知道。”

  “你不清楚。”徐佑毫不客气,“你只做到了自信,却还没做到发自内心的谦逊。”

  幸村微微蹙眉:“如果你说的谦逊是尊重,我觉得我时刻都有注意到。”

  “所以我说你不清楚……胜利和失败都是网球的一部分。”徐佑想了想,笑着摆手,“算了,现在说这个还太早。”

  是他太急。还没起步,就以大师的标准来要求幸村。

  幸村莫名松了口气。正巧徐佑又突然想起了什么,拍上他的肩:“对了,精市,你不能向真田看齐。”

  “什么?”幸村猛地转身,神情不愉,“我什么时候向真田看齐了!”

  “去年全日青、刚刚的澳网,你在正式比赛上已经连续输给我两次。”徐佑淡定的语气稍稍安抚幸村,但犀利的话刃剖开内心,“你是不是有一种,只能输给我,遇上别人绝对不能输的想法?”

  ……

  气息有些不稳,幸村花了不短的时间稳定情绪。

  “不能对输产生习惯,幸村君。”徐佑拍拍他的肩膀,走开准备训练。

  完全不一样了。

  职业的世界,和俱乐部、社团、集训营完全不一样。幸村能适应日渐残酷的竞争,全年紧凑的赛程,但这些都比不上徐佑的变化。

  自从成为幸村的临时教练,徐佑有时候会让幸村产生剧烈的压迫感。这源于他对幸村想法和某些潜意识的窥探,以及毫不委婉的指正。

  [小佑是不是比我还了解我自己?]这一想法一直在他脑海里盘旋。

  幸村的骄傲让他不太能容忍别人探索自己内心的最深处,说:你需要改变。

  尤其是他自己隐约明白,这种改变必要且有利。

  “很奇怪……”仰躺着的幸村一动不动。

  他并不厌恶,有利的事当然得去做,他需要进步。只不过他和徐佑之间的关系现在分外微妙复杂。

  教练、训练伙伴、搭档、对手…恋人。

  正常来讲,多重身份往往意味着两人之间的“爱情”不再纯粹,也就是恋人这一关系不那么清晰界定了。

  不过,他和小佑,谈的也不是纯粹的“爱情”啊。

  翻个身,细细品,幸村觉得大概是小佑的表现强势了不少,才让他有点怪怪的感觉。

  其实徐佑完全没有挖掘幸村内心的想法,只是这些或自满或自卑的心态,他几十年来见得太多了,也太了解,那些天之骄子,到底是因为什么被淹没在网球的历史当中。

  忙碌的训练和功课里,时间飞逝。两人在樱花盛开的季节升入国二。同时,红土赛季即将开启。

  “我们在开学第四周的周六出发前往罗马。”助理藤野道,“你们的双打比赛在到达的两天后……”

  藤野面前,正田教练在翻看赛程表和签表,徐佑一边调整拍线一边听,幸村在手账上记录。

  如何让球员在频繁的世界旅行、比赛中及时调整状态和心情,这其中大有文章。像幸村和徐佑这样兼顾学业就是一种比较棘手的状况。他们是实打实地上重点高中,不是网球学校,也不是体育特长班。

  罗马,坐落于七座山丘之上,曾历经两千多年漫长风霜的永恒之城,正在四位旅客的眼中轻轻舒展。

  “嘿!精市。”闪亮的金色波浪发青年在出口正对面招手,走来和幸村拥抱,亲吻双颊,“一年不见,天,我从一周前就开始想着你了。”

  据幸村说,米歇尔在这年年初就注册职业开始起步。目前正双担青少年赛事和职业级赛事。据说成绩不是特别理想。目前世界排名No.532,青少年排名No.8。

  “你们订在豪尔斯旅馆吗?刚好,我和艾利奥特也在那。”米歇尔领着路,一面热情地说道,“艾利奥特起飞了,不过我不想打扰他,他明天即将面对最难的一道坎。和拉法在红土面对面真的需要莫大的勇气。”

  当今网坛,拉法是当之无愧的红土之神。这么说丝毫不为过。因为他目前的职业生涯摘取了史无前例的法网大满贯12冠!而这项记录还有被他自己打破的可能。

  就说目前的罗马大师赛,他同样包揽9冠。无论多么顽强的网球大师,在红土上,与拉法相搏的斗志都会被一一瓦解。

  这可不是影视剧或动漫中的夸张,而是独属于拉法·纳菲尔的奇迹。

  翌日,罗马大师赛决赛。

  与耀目的红土地一样,罗马的观众们从不失火焰般的热情。

  “女士们、先生们,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两位决赛选手:艾利奥特·伯纳德,以及——拉法·纳菲尔!”

  登时掌声与哨声齐鸣,这万人同响的氛围让空气都平白升温。

  徐佑往一旁看去,只见幸村和米歇尔都红了脸,也不知是太热,还是满眼土红色的映照。

  两名选手脱下外套,露出他们健壮的手臂、身形,这是想在红土取得成功必不可少的前提——强大的体魄和极高的体能。

  按次序摆好水瓶,被誉为斗士的拉法跃跃欲试地上场,在网前小跳着等待艾利奥特。

  “干劲满满。”徐佑无声地笑了。这份赛前旺盛的“战斗欲”往往会让对手有些无措,甚至不由自主地打乱自己的步调和战术。

  艾利奥特显然是第一次面对拉法,他的开场稚嫩而僵硬。

  “喔,那个男人带着他的‘纳式上旋’来了!”解说间里激情澎湃,而场上的艾利奥特却恰恰面临着自己的“寒冬”。

  “呼——”幸村闭眼捂住脸。现场观赛,才能设身处地地理解拉法的独创上旋打法在红土有多大的优势——又深又高。

  红土的弹性最好,拉法的绕头上旋球往往夸张地弹到比肩膀还高,这是非常…不好发力的一个位置,也容易失误。

  “艾利奥特的优势在跑动和战术。”米歇尔边看边认真琢磨,“菲尔斯肯定跟他讨论过针对拉法的战术,这要看能不能发挥——”

  “噢!!”伴随拉法的握拳怒吼,现场掀起巨大声浪。他开场便拿下一个破发点。

  米歇尔歪歪头:“看来形势不怎么好了。”

  无论艾利奥特有没有表现出来,开局被破发足以证明这场对决的胜利天平早早开始倾斜。而他能不能把这倾角减小一点都是个问题。

  底线的跑动中,红色土屑被带起,在凌空的的鞋底那小小区域里纷纷扬扬,在慢镜头下展现出雪花般的自由美感。

  “哈…喝!”拉法因发力击球而出的喊声在球场里回荡。

  徐佑静静看下两局后,评论道:“艾利奥特现在的问题在于,他没有发挥出应有的实力。”连百分百的发挥都没有,更别提压制和克服拉法了。

  “这跟现场有很大关系。”食指转了圈,示意环形的整个观众席,“这是完全的拉法的主场。”

  这显而易见。拉法制胜的时候满场都是掌声和叫好,艾利奥特制胜的时候也有,但比起来就特别单薄,夸张点说是蚊子与巨浪的声势差别。

  观众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选手,尤其是缺乏独立性或者自信心的时候。艾利奥特属于后者。

  他可能从未有过这般“凄惨”的遭遇。

  “神木说得对。”米歇尔按头,“他今天的表现没平时那么好……哦,加油啊!”

  第一盘以6-1结束。

  短暂的休息没有让艾利奥特冷静下来,反而愈发糟糕。

  “很难。”幸村摇摇头,脸色不好看,“他可能实在看不到希望了。也许现在只想着能输得体面一些。”

  心酸的结论。

  “艾利奥特之前打得蛮顺的,尤其是在红土。”因此今年之前,排名反而比萨拉查提升得快一点。

  观众的表现并不取决于单个因素,可能他们更看好拉法;可能更欣赏拉法的技术;也可能是拉法的粉丝,就希望他能再多一个头衔、一项纪录……

  甚至于,连主办方都已经准备好拉法的“十冠”颁奖台。

  除了艾利奥特自己,大概没人觉得、也没人希望他能赢吧。

  救下的挑高球近乎垂直着落下,艾利奥特等在落点后,扣杀下网激起一片哗然,紧跟着在随挥后,他用力握着球拍往地上砸去。

  “喔……”

  “嘘——”

  此起彼伏的嘘声里,艾利奥特神色冷漠地回到场边,把变了形的球拍丢在一边,解开塑料膜拿出新拍。

  “……”米歇尔扭头,“艾利奥特一般不会这样。”失态。

  “能理解。”徐佑专注于场上,“这场比赛对他来说太压抑了。”观众偏心,比分大得丢人,又在拉法面前几乎毫无办法。这样的处境,情绪全部憋在心里太难受。

  球拍是唯一的宣泄口。

  “比赛结束,拉法·纳菲尔获胜[6-1、6-0]。”网前握手行礼后,拉法按住艾利奥特的肩,拍拍他的肚子低声安慰。两人依次和主裁握手。

  午后的阳光下,结束比赛的两人回到场边休息。早已准备好的颁奖台被抬上场一一组装。那是围绕了整个半场的帽状平阶梯,最高的一端标着“10”字样,用以纪念拉法罗马大师赛十冠的壮举。

  艾利奥特坐在场边,双手抓着擦汗巾一直低着头,因此摄像机未能拍到他此刻的表情。教练菲尔斯下场拍着他的肩安慰了几句后离开。

  “本届罗马大师赛亚军,艾利奥特·伯纳德!”众人眼里的艾利奥特已经收拾好情绪,笑着接过亚军银盘。

  “冠军——拉法·纳菲尔!”

  拉法接过冠军奖杯和艾利奥特合影后,站到台阶最高处高举银杯,接受着四面八方的闪光灯洗礼。

  谁也无法否定冠军的价值和应受的赞誉。或者说,领悟到失败的痛苦,才会更清楚冠军的重量。

  接受主办方的采访后,艾利奥特在换衣室看见米歇尔,以及幸村、神木。抱着银盘。

  “艾利奥特……”米歇尔词穷了,他搜肠刮肚找不到一句适合安慰的话。

  也许有人会这样想:好歹是亚军,还拿到600积分和几十万欧元呢。再说在拉法手下拿零蛋的人也不少。

  真要这么想,这辈子大概都爬不到顶端。

  “安慰的话就不必了。”艾利奥特低头看一眼银盘,抬头淡笑,“今天这样的,迟早都会经历。”

  ……

  心里哭,脸上笑。这或许是网球运动员的必备“技能”吧?

  作者有话要说:

  可以同情安慰失败者,但胜利者理应得到鲜花和掌声。因为他克服了一切,征服了一切,站到最后。

  我指现实。

  另外谈些题外话,今年澳网决赛,90后还是挑战三巨头失败了。

  看决胜盘就能发现两边的举止很有趣,也很值得体味。

  德约是翻盘进入决胜盘的,失误了淡定地摊个手。尤其得分后那个眼神,像鹰锁定猎物一样,毫不夸张。

  而蒂姆,细品慢镜头,可以发现他有点急,一个失误就会表现得很…沮丧,有点气馁了,泄气了,小动作变多。

  他的举止当中透露出一丝不自信、动摇、不确定。

  要知道他已经能和德约打到决胜盘了。不排除战术导致的体能问题,但是两人间的心态差距,就很明显。

  三巨头不愧是三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