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太平其实很想要将两个兄长都打发到海外去,不过除非将这两位流放到倭国,否则的话,距离中原比较近的地方,都已经差不多是李悦的地盘了。李悦如今虽说还是藩国,但是谁都知道,这个藩国的义务其实就是隔个两三年朝贡一次,意思意思送点贡品就行,至于其他的,那是没有的。你要是想要在这个藩国分一杯羹,也别怪对方跟你翻脸。

  不过,能够将人撵得远远的,太平还是比较满意的,事实上,她已经想好了,自己将来的儿女,除了继承皇位的之外,也会直接分封出去,就像是李悦对他的几个孩子一样。

  而自从将两个儿子近乎流放一样分封出去之后,武则天整个人的精神也开始衰弱下来,以前的她不服老,别人说她老了,还拿个核桃一口咬开,证明她依旧精力充沛,眼明齿健。现在,她开始坦然面对自己的衰老,对杨喆,说是养了个面首,实际上就是跟对自己的小孙孙一般,反倒是对之前一直宠爱的太平严苛了许多,她将自己一辈子的经验甚至是之前磕着碰着遇到的一些挫折告诉了太平。

  “你运气好,生下来就是公主,你父皇也早就将前头两个女儿给忘了,所以,你出生之后就没受过什么委屈,大家都哄着你,捧着你,生怕你有什么不高兴的地方!”有的时候,武则天难免就要说起从前的一些事情,然后就说到了太平,“我那时候,是没这样的条件的,你外祖活着的时候,他喜欢聪明人,所以,我在家是比较得宠的,但是没几年,他就没了!”说着,武则天忍不住冷笑了两声,即便是早就报复武家人,她依旧对此事耿耿于怀,她就是这么一个记仇的人。

  太平难免说了一句:“母皇的确不容易!”

  武则天却是说道:“我不是告诉你,我的不容易,而是要告诉你,你要坐到如今这个位置上,你就不能将自己当做是一个女人!你一旦对自己说,自己是一个女人,你很容易就会变得软弱,变得想要去依赖别人,这不能怪你,千百年来,绝大多数女人都是这样过来的。所以,你得忘记这件事,甚至,你得将你的丈夫,将其他男人当做是女人,如此,你就能占据优势了!”说到这里,武则天甚至嗤笑了一声,她能走到今天,不就是因为李治在很长一段时间一直将她当做女人,虽说也利用她,但是总觉得她翻不出什么大风浪来吗?

  “在这一点上,你得多学一点明珠,她打心眼里没有把自己当做是一个女人,而你,终究还存在着许多软弱!”武则天叹了口气,拍了拍太平的手背,轻声说道。她很想说,要防范一点薛绍,做驸马,薛绍还算合格,但是如果变成皇夫,那又是另外一种情况了!如果是二十年前,武则天肯定会提醒太平的,但是如今嘛,她也算是看明白了,在这种事情上,糊涂一点不是坏事。

  他们谈到的明珠,如今日子却过得很滋润,她几年前怀孕了,因为一直保持着相当程度的锻炼,加上身体也发育得成熟,所以,明珠生孩子还算是比较顺利,她顺利地生下了一个女儿,但是哪怕没有难产,她对生育这件事也产生了阴影,因此,当下表示自己不生了,就算是这个孩子不幸夭折,自己没了别的继承人,也可以过继李晞的孩子。对陆珉,她的想法也一样,反正我是不生了,你若是喜欢孩子,自己找你的血缘亲人过继一个,反正我这边也不差养大一个孩子的钱,但是,你过继的孩子将来只能属于你的那一份产业,若是讨喜,我也会赠送一部分东西给他,但他不能继承自己的基业。

  事实上,陆珉还真没什么一定要传宗接代的心思,实际上,这年头家庭与宗族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加上嫡庶分明的缘故,只有庶子,其实在礼法上还是无嗣。庶出孩子的继承权甚至比不上隔房的嫡子。而且他虽说是家中独子,但是本来就是入赘给明珠了,他家那边已经过继了一个族里的孤儿,与其因为过继这种事情跟明珠产生隔阂,还不如就这样呢!

  在经历过当年的挫折之后,陆珉早就不是那个年少轻狂,觉得自己如何了不起的少年了,他早就屈从于现实,对他来说,这个婚姻不仅是给了他一个光鲜的归宿,同样也带给了家族不少好处。别的不说,陆家如今在对外海贸上可是占了不少的份额的,若不是有他跟明珠的这层婚姻关系,哪里有如今这样的光景呢!

  因此,哪怕明珠的所作所为,很不符合这个时代的伦理道德,一个女人就因为恐惧生育,生了一个之后,就死活不肯再生,宁可过继兄弟的孩子,也不愿意给丈夫留下一条血脉,这种事情,就算是公主,也是说不过去的!一般情况下,公主无子的情况下,也得同意驸马纳妾。不过,若真是那种得宠的公主,一般的驸马也只能指望着公主自个贤良淑德,而不能自己主动提出这事,免得回头得罪了公主,这可比少个孩子严重多了。而明珠如今的地位,可比寻常的公主强多了,她不光有父母的宠爱,她是真的有实权,有自己的国土,掌握着一支强大的军队,而且,通过这一支由女性组成的军队,又间接与金州的中上层形成了一个稳固的利益同盟,在这样的情况下,别说是她不生孩子,就算是她整天酒池肉林,醉生梦死,陆珉也只能认了。

  明珠这样的身份,的确也不该在生育上冒太多风险,所以,最终大家都没什么意见。而明珠这个唯一的女儿被取名为李姝,只要不中途夭折,注定会是金州女王。

  从小儿子李暄也成了亲之后,李悦与杨瑶就进入了养老阶段,他们已经懒得多管几个孩子的事情了,主要是也没法管,要是小门小户,还需要家里的长辈帮着带孩子,而对于他们夫妻来说,这种事情根本就没有必要,各家府里头随随便便就能找出一批下人乳娘来,根本没有李悦和杨瑶插手的余地。

  李悦如今已经很少关心中原的事情了,反正隔个几年,挑选一些东西派人押送过去就行,但是,他在后来的日子里,一步都没有再踏上中原的土地,事实上,朝廷对此并无什么异议。事实上,随着琉球土地面积乃至软硬实力的进一步提升,哪怕依旧只是顶着一个王国的名头,实际上已经能够跟朝廷平等对话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再想要让李悦这个琉球王保持一个谦卑的姿态,即便是中原那些人再狂妄自大,也不敢这么表态,真当李悦是泥捏的啊!

  杨瑶倒是挺怀念中原,不过她主要是出于一种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的心态。人都是有虚荣心的,杨瑶并不记得当年杨家还是皇族时候的光景,何况,那时候的皇族宗室日子也未必好过,尤其杨广上位之后,很是处置了几个造反的兄弟,对于宗室也比较严苛。不过,族里头难免有人要怀念一下曾经的荣光的。以前的时候,族里头往往是寄希望于族里的男丁,希望他们能够入仕上进,好支撑门楣,对于女孩子嘛,找个合适的人家联姻就可以。杨家跟李家联姻比较多,实际上,这并不能给杨家带来太多的好处,老李家不稳定因素实在是太多了,很多时候女儿嫁过去,简直就是嫁了一个□□,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要炸到自己头上来、

  当年杨家跟李悦的这次结亲,实际上也没抱着太大期待,无非就是想着借着李悦的东风,多挣点钱,哪知道事情变化实在是太快,没等几年,杨家就得仰李悦鼻息生活了。在形势最严重的时候,李悦差不多已经变成了杨家的一把保护伞,保护者杨家不会因为在政治斗争中站错了队而被清算。

  而如今,哪怕国号还没有变,李悦头上顶着的依旧只是个琉球王的名头,但是,在一些来自于远方的商人眼里,李悦已经被冠上了种种夸张的名号。自从大唐对西域进行了更深层次的开发之后,许多商人已经不再穿过沙漠,经过玉门关前往长安了,因为这一下子就变得不划算起来,以前的时候,他们的货物通过西域诸国,一层层加价加上去,等过了玉门关,普通的东西都能卖上天价。而如今呢,大唐的触角伸得实在是太远了,以至于原本一些稀罕的东西,大唐自个就能搞到,然后通过他们的运输渠道运回玉门关,成本就低得多。这么一来,谁还去买这些胡商的东西呢?

  一番折腾之下,大唐干脆就是在安西的边缘设置了几个榷场跟这些胡人进行交易,很少放他们进入中原腹地。而为了提升利润,那些大食的商人开始转而将重心放在了海贸上,然后,他们就欣喜地发现,不需要航行到中原沿海的港口,在南洋这边,他们就能够采购到物美价廉的商品,这给他们省去了不少力气,这也让李悦这个琉球王的影响力日渐高涨,尤其琉球国土的不断扩张,也让那些大食或者是天竺的商人愈发敬畏起来,在他们口中,李悦俨然已经是堪比亚历山大的帝王了。

  而杨瑶,如今是真的成为了杨家的庇护者,她虽说如今是外嫁女,但她已经是杨家琉球这边分支实质上的家主,在族谱上留下了浓重的一页。如今琉球这边的杨氏族人日子其实过得要比中原的还要强上一些,杨瑶自然想要回去显摆一番,终于,机会还是来了。

  女皇驾崩,皇太女登基,重新恢复李唐,改元开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