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冬行盯着他,缓缓地说:“可我也是小未,是梨梨,是阿东,是郑和平。我不仅没法确定上一秒发生了什么,我甚至没法确定下一秒我会是谁。但有一件事我永远不会搞错。”

  程言眉头动了动,心跳不知为何有些喧嚣,有些紧张地咽了下口水,问:“什么?”

  “我……”李冬行的呼吸像是滞了片刻,稍后才说下去,“感觉。感觉在心上,不是在脑子里。有一个人,他对我很重要很重要,无论我是谁,无论我记不记得,那感觉永远都在。”

  程言没问那个人是谁。

  他缓缓地吐出了一口气,那根十五年来把他钉在原位的刺像是微微松动了,他原以为那玩意会跟定海神针一般扎一辈子,没想到被眼前人那么一撩拨,居然就碎成了渣渣,飘去了九霄云外。

  一个堵了十五年的大坝一朝开闸泄了洪是何等威力?或者说,一个十五年没开荤的人看到一桌山珍海味是什么心情?

  这就是程言此刻的感受。

  他想,幸好李冬行没再多说一个字,否则凭他此刻飞得一丁点不剩的理智,他说不定能一口把人生吞活剥了去。

  他盯着李冬行,用尽全部仅剩的自制力,希望自己没有表现得太过激动,太过意味明确。他抬手去抓李冬行的手,尽量不那么用力,不那么急切,以至于因为手汗太滑了些,抓了几次才把那几根手指抓住。

  “冬行,你能不能答应我?”接下来的这两个字,他差不多花光了这辈子最大的力气,只求能把他好不容易捡回来的、与这个世界唯一的牵绊握在手里,“别走。”

  、戏里人生(一)

  程言觉得自己真是厉害透顶,他跟李冬行说那些话的时候,无论是脑子还是心里的防线都跟雪崩似的全面崩溃了。感情这种东西,就像橡皮筋,你平日里压得它越紧、时间越长,一旦松手,反弹得就越狠。程言抓着李冬行的手,十几分钟里脑中空空,唯一的念头就是,他想抓住这个人,抓牢了,以后都不要分开。

  在感受到欢喜之前,他先感到了解脱。这么些年,没有一个人一件事,能让他松懈片刻,直到现在。爱情的本质近乎醉酒,也许是真的。他望着那个人温柔的眉眼,几乎忘乎所以,想要痛痛快快地哭一场。但很快他又醒了,不仅眼眶是干的,甚至连一句多余的话都没说。

  他没说,因为他还不知道该怎么说。在那种情况下求李冬行别走,差不多到达了程言脸皮厚度的极限。他已经愿意放下自尊,把最脆弱的一面给李冬行看见,不代表他能忍受进一步乞怜。程言瞧得出来,李冬行也关心他在乎他。以师弟的性子,这种关心和在乎的程度,说不定意味着当时程言说什么都会答应。对精神上不够健全的师弟动心已够不厚道,再把自己弄得可怜兮兮演苦情戏让师弟不忍拒绝,就堪称无耻至极了。程言下定决心,就算要把话挑明,也该改天收拾好情绪,正大光明理直气壮地来。

  那天晚上之后,李冬行当真没再提过要搬家的事。程言胳膊还没好,李冬行对他的照顾甚至变本加厉。程言现在从被动接受变成了心有所图,李冬行待他好,他不仅没啥心虚了,还跟大爷似的乐得享受,恢复了之前各种使唤人的架势。日子照过,一如往常,程言还以为自己够矜持,他们之间的关系暂时没有任何改变,没想到先被穆木瞧出了点端倪。


  “程大情圣,你再这么肆无忌惮下去,你的暗恋界成员资格就要被正式没收了。”在见证了程言一个上午第五次走出小办公室后,趁李冬行下去上课,穆木一把揪住了程言说。

  程言很是无辜,晃了下手里茶杯说:“我出来倒水的。”

  穆木斜他一眼:“对,倒了五次水。您这是糖尿病了吧程老师。”她探头瞥了瞥李冬行空着的座位,“少骗我了,你俩这是真没成?”

  程言摇头。

  穆木嫌弃地拍了下他胳膊,说:“没成你就乐成这样?全身上下都花枝乱颤的,刺激得我哟,阿嚏。”

  她用两根手指捏起一张纸巾,擦了擦并不存在的鼻涕。

  程言不由自主地摸了摸自己的脸部肌肉,心想真有这么明显?

  李冬行再回来的时候,穆木摸了一副耳机戴上,理由是程言内心太汹涌,闹得她耳朵疼。又过了几天,程言在她桌上发现了墨镜,只好自觉地把李冬行拽去了实验楼,以免她哪天一个忍不住在他之前先把话跟师弟都抖了个干净。

  程言没什么不知足的,只觉得现在这样就挺好。于是他跟拖延症犯了似的,硬撑着没去捅那窗户纸。他与李冬行朝夕相对,有无数个片刻,他都觉得自己会说出来。一次次话到嘴边又吞入腹中,就如同反刍,爱意在这过程中发酵,不仅没有令他为暗恋所苦,反而颇有几分甘之如饴。

  唯一的困扰是小未。程言在意识到自己对师弟别有居心之后,男孩再半夜爬上他的床,他就很难保持心如止水了。程言对着面前那张白纸似的写满信任的脸,脑子又没法真成功地忘记抱着他的人其实是李冬行,一面情不自禁蠢蠢欲动,一面唾弃自己对着八岁男孩都能意图犯罪,天人交战之下,第二天往往只能收获一副僵硬发酸的身体,以及两个格外深重的黑眼圈。

  这是又一个程言开不了口的理由。

  而之后发生的一件事,彻底把程言那点小心思压了下去,让他暂时无暇去考虑表白的事。

  在他胳膊好得差不多了的时候,田瑾死了。

  老太太是在一个四月份的湿乎乎暖融融的清晨,从生物楼的天台上一跃而下。

  她一个月前生了场大病,身体一直没好利索,腿上没力,本来进出都是坐着轮椅。谁都没想到,那天她居然坐着电梯上了生物楼顶楼,把轮椅留在了那段阶梯下,硬是挪着两条不大听使唤的软绵绵的腿,一个人爬上了天台。

  消息传来的时候,程言还在家里。十五分钟后他和李冬行一起赶到学校,田瑾已经被送去了医院,地上彻底清洗过,连一滴血都没留下。

  程言没见着田竹君。他急匆匆抓了个生物楼的保安人员问了问,没一个人知道老太太是怎么进的楼。他想到了些什么,一口气跑到三楼,发现那扇通往精神健康中心的门果然是开着的。

  田瑾是从小红楼里出来,摇着轮椅走过了这条很少有外人知道的走廊,穿过这扇不知是谁忘了关上的门,这才能神不知鬼不觉地上了天台。这条路不大好走,她起码走了半个小时。如此看来,老太太当时的心意一定十分坚决。

  那天早晨,她本来该去找范明帆。距离预约的咨询时间还有半个小时,而范明帆再也没能等到他的病人。

  田瑾出事三天之后,范明帆辞职了。

  他离开小红楼的那天,程言和李冬行去送行。年迈的老教授独自一个人在办公室里慢吞吞地收拾东西,把一本本书和一沓沓厚厚的资料放进纸箱子里,最后拿着一小盆铜钱草长吁短叹,几分钟后拿下眼镜抹了抹眼,把那花盆留在了桌上。

  “田瑾送我的。”他回头看见门口站着的两个人,苍白地笑笑小声解释,“我现在大概不好意思再养它。”

  程言印象里,老范可喜欢那盆花,有一阵每天傍晚出去遛弯的时候手里都会捧着,说田瑾告诉他,这铜钱草最爱晒太阳。他年轻时候不肯收病人东西,别说一盆花,连一片叶子都避之不及。只不过他常常说,田瑾是他最后一个病人,也不止是病人,他和老太太认识了好多年,已经把她当成一位老朋友,有点交情也没什么。

  如今这位老朋友却一声招呼都不打地走了。

  程言走上前去,相帮范明帆收东西,范明帆没让。他心里说不上什么滋味,一抬手反过来捏住了纸箱子的边沿,不让范明帆把家当搬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