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穿越重生>国色朝酣(重生)>第53章 上巳 ·

  一候桃始华, 二候仓庚鸣,三候鹰化为鸠。

  惊蛰日鸟鸣啁啾,正是阳春三月好风光。

  倏忽八载岁月如潺潺流水从指间滑落, 转眼已是建业三十年了。

  永泰侯府里绿树吐新芽,春花绽芳容,花团锦簇, 林籁泉韵,很是宜人。

  敏心挽了一篮自剪的鲜艳春海棠, 一路分花拂柳地到了蕉风馆。

  门口侍立的小丫鬟们柔顺地上前问了安。

  缠枝牡丹翠叶熏炉徐徐送来烘得暖融的香风,敏心方已步入,就觉后背发了一层细汗。

  她先是把花篮交给侍女, 插进冰裂纹梅瓶用清水供养着, 然后转身解下玫瑰紫绣牡丹花纹的披风,这才缓步绕过了屏风。

  珠灯映照下, 她高挑的身段愈发窈窕。

  “这豆蔻年华的小姑娘呀, 几日不曾见,竟是越来越漂亮了。”榻上侧坐的一名穿莲青色夹金线绣百子榴花罗裙的妇人笑着向敏心招手,“敏姐儿, 快来坐。”

  敏心微笑, 恭敬地答道:“姑母谬赞了。”

  江氏阖上了手中的册子,笑道:“燕京城里这般年纪的姐儿不都这样吗?成天想着花儿草儿的,时不时就要问我要那时兴的料子,大姐, 您再夸她, 我怕她尾巴都要翘到天上去了!”

  徐景芙不以为然, 只是望着敏心,满眼的笑意:“这般好的姑娘你都嫌, 我看呀,敏姐儿不如上姑母家住几个日,叫你母亲几月不见你,这才好呢。”

  敏心莞尔。

  她在徐景芙和江氏身边坐下,见桌上一架红泥火炉里滚着微沸的米酒,就顺手取来两只红陶杯斟满,推至二人面前。

  敏心手指纤纤,肌肤丰泽,一套动作坐下来竟有行云流水之感。徐景芙一时竟看得有些入迷。

  等酒杯已至面前,她慌忙拾起小酌了一口掩饰方才的失态。

  敏心见堂内只有徐景芙和她的侍女,不见黏皮糖似的另外一个人,不免有些好奇地问道:“姑母,怎么不见檀钗?”

  江氏答道:“你二妹妹去见太夫人了。”

  说曹操,曹操到。

  江氏话音还没落下,外面就传来一阵“蹬蹬蹬”的脚步声,随即一个少女欢快地飞奔进来,抱着徐景芙的胳膊就窝到了她身边。

  敏心不自觉地扬起了嘴角。

  这少女上穿桂子绿掐花对襟上袄,下系十二幅月华裙,脖颈处套着毛茸茸的兔毛围脖,衬得她一张略带婴儿肥的粉白脸蛋尤为可爱。

  “怎么进来都不叫人?规矩是怎么学的?”徐景芙责备她。

  檀钗就嘟起了嘴巴先朝她母亲好一通撒娇,然后大大方方重新行了礼,口中叫着:“四舅母,七姐姐。”

  江氏笑道:“无妨,都是一家人,倒是显得更亲近了。”

  徐景芙不由蹙眉,发愁地看着檀钗又坐到敏心身边去,两人挤一团不知道在嘀咕些什么。

  她叹道:“我这个女儿,被她父亲和哥哥宠得是无法无天了,如今连我都管教不了她,等她将来出嫁,到了夫家,不知该如何是好。”

  江氏劝她:“儿孙自有儿孙福。横竖檀钗还小,您和承平侯再好好地打探打探,为她寻个好人家便是。”

  徐景芙无奈地点了点头:“也只能这样了。”

  她看着敏心,不禁羡艳道:“还是四弟妹你有福气。不仅铎哥儿聪明会读书,这敏姐儿还没有及笄,这庶务商铺都能一把抓了,不单单处理得井井有条,女红还没放下。更何况还出落得亭亭玉立,沉鱼落雁,哎呀,将来也不知要便宜哪家小子。”

  旁人夸奖女儿,江氏面上不禁有光,她谦虚道:“哪里,哪里。敏儿也只是擅长庶务,头脑却是愚钝,要论起来,檀钗比她书读得更好呢。”

  “你呀你,哪有这般说自己女儿的。”徐景芙笑道。

  她突然冒出一句感慨:“要不是期儿和她年岁实在是差太多,我都有些想为期儿求娶敏姐儿了。”

  江氏心里一惊,面上却没有显露出来,心下庆幸方才檀钗拉着敏心去了内室,隔得远,敏心不一定能听见。

  她自管“越溪春”起也有小十年,在一次次经营风波中早已锻炼出来了。

  因此她只是客气地笑笑,而后不显山露水的悄悄转移了话题,和徐景芙聊起了近来燕京城里的新鲜事。

  譬如今上下令要重开四方馆,以迎西洋来使,正在招募会说夷语的能人,便是白身亦可应聘;又譬如市井风闻今上要重新立后,这皇后人选却是在皇贵妃、宛贵妃、端妃之间摇摆不定;再譬如今上出乎意料地点了文静公秦实甫作今朝直隶秋闱的主考官。秦实甫自入阁起,鲜有文章流出,惹得全国士子纷纷搜寻他早年所著的《新经尚书》,各地书坊竞相争抢雕版纸张,一时竟现了“燕京纸贵”。

  就这般闲聊了几句,就有小丫鬟来报,宋家表少爷已经和侯爷回了府,如今正在书房喝茶。

  徐景芙便招来檀钗,起身告辞。

  江氏和敏心亲送了她们到二门口。

  垂花门尽头,一个穿着藤青直缀的身影一闪而过,敏心连忙低下了头。

  徐景芙上车的身影一顿,而后毫无异样的笑语晏晏同江氏道别。

  马车都已发动了,她还探出头来提醒江氏:“四弟妹,别忘了啊!”

  江氏笑道:“大姐放心,到时候一定给您下帖子。”

  徐景芙这才满意地缩回了身子。

  回去路上,敏心便挽着江氏的臂膀,母女两人慢悠悠地沿着鉴湖走回照妆堂。

  不知不觉中,敏心个头已和江氏差不多高了。

  “娘,大姑母方才和你说的是什么啊?”

  江氏拍拍敏心的手背,含笑道:“你也知道的,你大表哥马上就要参加乡试了,虽来求了你伯父带着期哥儿去拜访了些名儒,可咱们几家算是勋贵出身,那些清流眼里根本容不下勋贵子弟。你姑母这不是还是放心不下,便想去寺里为他烧香拜佛。可你姑父是个古板性子,最不喜欢家中女眷去那等烧香道场。你姑母就想要我给她下个帖子,到时候两家一道出门去大慈恩寺,这样你姑父也没有什么话可讲了。”

  敏心噗呲一声笑了出来:“没想到大姑母平时最讲规矩的人了,竟然也会想办法绕过规矩。”

  “不然要她如何?”江氏无奈:“为人父母,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儿女。你那大表哥啊,心思一向要强,强撑着病体都要日日挑灯夜读,如若这次考不中,还不知道他会如何呢。你姑姑她是实在没办法了,不忍看儿子竹篮打水一场空,只好暂时寄希望菩萨保佑了。”

  敏心默然。

  走了一段路后,江氏忽然有些犹豫地问敏心:“你……对你大姑母家……怎么看?”

  敏心想了想,说道:“大姑父最是古板严厉,大姑母为人和气,檀钗活泼可爱,至大表哥……”

  江氏紧张地看着她:“怎么样?”

  敏心的目光漫无边际地向前扫过,口中答道:“……没什么印象。我好像也没有见过他几次。”

  “娘,您怎么突然问起他来了?是不是姑姑和您说了些什么?”

  “哎……这不是,来问问你吗?”江氏尴尬道。

  敏心有些哭笑不得:“我和大表哥?姑姑可真会想。”

  见女儿似没有那种意思,江氏这才松了一口气。

  她搂着敏心,慢慢说道:“你不知道,你姑姑提起这件事的时候,我简直要怀疑我是不是听错了!期哥儿是不错,侯府嫡长子,年纪轻轻就是自己考中了秀才,家里人口简单,要是嫁过去了婆婆还是你亲姑姑,小姑子也好好相处。可仔细想想,他比你大八岁,一心只晓得读书,还是三代单传的独子,定是早早生子开枝散叶的,且承平侯府……”

  “且承平侯府是先太子的外家,如今虽然沉寂,可只要今上一日不立太子,承平侯府就一日在火上炙烤。”敏心接口说下去。

  “做亲戚可以,做姻亲,太过招人眼了。”敏心点评,“我们家再和宋家联姻的话,只怕外面就会连夜编排永泰侯府起了异心。”

  江氏欣慰地看着敏心,笑道:“你舅舅说得对,你比我更适合在燕京生活下去。”她感慨,“想当年我刚嫁进来的时候,什么都不懂。你比我强多了。”

  敏心含笑:“这不都是娘您教得好吗?”

  江氏一笑,母女两个相携走远了。

  春风吹碎了话语,只留下零星的几个字眼片段:“大舅舅前日来信说算好了日子,等我及笄时他刚好带着铎弟回京。”

  “也不知道铎哥儿这一程交游如何……”

  *

  燕京通善坊,来福客栈。

  “欸,这位公子,您几位?您是住店呢还是打尖呢?”店小二把雪白的毛巾往肩上一甩,满脸堆笑地迎上来。

  “住店。”来客温煦地笑了一声,“劳烦两间上房,多谢。”

  “哎,您这边请。还请阁下路引一观。”

  掌柜看过了通行公文,顿生敬意,双手交还回去:“原来是秀才公!失敬了!陆公子,您和老安人这边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