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穿越重生>为你封棺>第二十章 喋血归来(上)

  “呜——”

  汽笛声震彻了整片天地,海浪滔天,万物奔流。

  俊美逼人的年轻人身着翩翩的大风衣,慵懒地倚靠在泛着海腥味的栏杆上,眉眼微微掩阖。

  “三百一十六,三百一十五,三百一十四……”

  船开离港,纤绳悠悠地晃荡。

  车马喧嚣的世界忽然间安静了下来,似乎只剩下了那年轻人平静的倒数。

  有人追到了渡头的门口,气急败坏地冲着已然远行的渡轮发出怒吼,风度的伪装早已剥落得只剩下了最冰冷残酷的利益与争夺。

  “我回来了,我的故乡。”

  海风吹走了年轻人轻轻的话语,他还要恢复渡轮上的无线电波通讯系统,没时间在这里看风景。

  该回去的时候到了。

  ……

  朔北是没有春天的。

  至少,这里的花儿是开不到如同西府那般繁盛的。

  难得的一处戏班子的落脚院子里,老而弥坚的铁梨花树开得正是热烈的时候,雪白的花瓣落了满地铺就出一片柔软的温柔色调。

  照常理来说,戏班子落脚的下九流之地应当是不会如此寂静的,可是这个地方却着实寂静得有些失常了。

  “先生,该开戏了。”

  矮萝卜似的侏儒从破旧的木门里走了进来,老相的土气的棉衣,满身的尘埃感,连带着绿豆大小的眼睛都是褶皱的。

  “晓得了。”

  被称为先生的人一身青蓝长棉袍,回头微微颔首,眉宇之间却是无论如何都消散不了的郁郁之气。

  他举步迈进阴影埋没的屋里,半晌出来以后,便是白净的面皮,精致得如同一尊羊脂白玉。

  先生的手里提着小包袱,包袱沉甸甸的,也不知道究竟是些什么东西。

  侏儒缩头搭脑地望了一眼这位“先生”,不由自主地看愣了神。

  从来都没有见过“先生”这般的模样,人是齐整的人,神情更是丝毫不见颓唐,反而是淡淡的宁静平和。

  太平静了。

  “先生?”

  侏儒小声地念了一句,骨子里都是怂的意境,小眼睛三角似的耷拉着,两只畸形粗糙的大手在袖筒子里来回的揉搓。

  朔北的天气,可冷着哩!

  先生笑了笑,秋波水色蜿蜒成九曲天河的模样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他说:“我这些年倒是托你的福,进了戏班,赚了一二角大钱。还没有报答你呢,可谁成想今日有此一劫,约摸着是躲不过的了。眼下世道便要乱了,我手里这点儿余钱倒正好托付给了你,也算是了结了一场恩情。”

  侏儒愣了一下,习惯性地便要推脱。

  “哎哎哎!先生!这可使不得!使不得!俺常里也便傍着您这位角儿混得二三酒钱,哪里还受的住这等折煞?先生您快收了包袱吧,等过劲儿,人都回来了,咱还开场满朔北的唱着呢!可不敢无功受禄!”

  先生脸上的笑容不变,但那种郁郁的神色也并未消减。

  只见他摇了摇头,从怀里掏出了一块小石头佩儿,低头默默地把玩了一两下,摩挲过带着包浆的光滑表面。

  “我怕是等不到那一天了。”

  许是先生语气里的悲凉之意太重,重过了霸王别姬里的十面埋伏,侏儒垂眸,向来善谈多嘴杂舌的他也不知道应该接些什么话为妙了。

  先生顿了顿,又补充了一声:“我的钱也并不算是白给你的,你拿上包袱以后,等晌午过一刻,看准了他们的疏漏,就顺势从后面的狗洞里爬出去,也算是逃出生天。一路往西南走,别回头,越快越好。该交代的我都写在书信里了,都是用这几年教会你的那些字写的,你读了,也就明白了。读完记得烧掉,别让第二个人再晓得了其中的关节。明白了?”

  侏儒低着大头,死命地点了点,三步两步抄手夺过包袱,又三步两步地夺门而出。

  他没有说出一个字的承诺,但是先生却是晓得的。这就是侏儒给出最大的承诺了,他一向都是最重信义的人,素来在门房那里接了人家的行李包袱打赏,就算是挨打也要做到人家的吩咐的事情的。

  戏要开台,乐师却缺了两三位。

  街口瞎眼拉破二胡的假神算子走进侧台子里与没腿的老刘高高兴兴热热闹闹地打了个招呼,丢开腰上别着的漏风破皮的烂二胡,捡起横七竖八地倒置在架子上地面上光鲜亮丽的老二胡中的一柄,颇为心疼地吹了吹皮面儿上落下的灰。

  “这怎么成呐,多好的家伙事儿啊,给我搁地上了……还好没破风。”

  他说着,还有些故作亲昵地踹了一脚小板凳坐到了闭目养神的老刘身边,推了推对方的胳膊肘儿,压低了声音道:“怎么?都是下九流的营生,您老还跟我假某人呕着气呐?”

  “得得得,我这不就是骂了您老一句,没腿的瓜贼么?这么芝麻大点儿的小事,也值得您老费这些劲儿跟小子置气?”

  老刘连眼皮子都没有抬一下,狠狠地朝地上“啐”了一大口的浓痰。

  假某人笑了起来,上气不接下气的,指着这戏班子落脚的屋脊道:“您老从前可是一口痰都不许人在屋里落的,怎么?如今想通啦?”

  “你别在这里瞎子点灯了!我不听!”老刘气得差点儿倒翻白眼。

  这瞎子要是搁几天前,非得要被他从自家的这片屋头里赶出去不可,哪里会受这等鸟气?

  瞎子缓了两口气,沧桑的脸孔之上终于是透露出了一丝隔世的惋惜。他想了想,又没头没尾的补了一声:“先生那么好的人,做什么要给那些人开嗓呢?”

  老刘难得搭了瞎子的腔,长叹了一口气道:“我起先是不明白的,但是现在嘛,也算是做个明白鬼了。”

  他略作思索,到底是问了瞎子:“你从后头过来,可见到先生要唱的是那一出?”

  “是大戏宫谏那一出吧,我听见了先生戴贵妃帘子的动静儿,珠翠叮当的,好听着呢。”瞎子有些怀念的抹了一把下巴,“真要说起来……我倒是宁愿还听您骂呢……可见我这下九流的烂骨头着实是贱得慌。”

  老刘“呵呵”一笑。

  “谁不是呢?”

  如果可以,谁不想烂活着呢?

  瞎子看着老刘笑了,自个儿也不知怎得被逗乐了,开腔一拍胸脯,像个庄稼把式似的沉声道:“老刘头,往日的恩恩怨怨,咱都到头了,也该消散了。我今儿个就把话给撩这儿了,先生开戏没人扛着台把子,我来扛!他要唱啥,咱今个儿就算是要了老命了,也得上着腔调!旁的别说,就是这二胡扬琴的,我一个人全给包圆咯!”

  老刘没作声,就见得干瘪丑陋从来只会骂人的嘴角蠕动了一下,万分艰难地吐出了一个字——“好”。

  大戏开场,满堂热闹的乐声。

  没有人气的台上台下,只有滑稽得根本就不像是乐师的乐师在摆弄着好几种把式儿,上蹿下跳的,一时之间竟然显露出了一种别样的热闹。

  台上的人全服行头粉墨登场,甫一亮相便是精彩绝伦的眼功,一笔一划单单从扮相上来讲都无可挑剔,可见是花费了心思的。

  宫谏是折费精神的硬戏,明明是没有打斗遛马的体力活儿的,却来得比什么都劳心劳力。

  天子年少无知,文臣倚老卖老,武夫当道乖张,后宫只有一片浑浑噩噩的赞颂之声。

  太妃徐娘半老,活过三朝元老,老来却晓得了这世道朝纲不能够再这么下去,总该有一个人来扶大厦于将倾抑或是埋骨颓厦之下,再无烦忧。

  唱腔极高,几乎是响遏行云。

  这很自然地惊动了外头的帝国的军官,他给里面的人下了死命令说是要听最好的折子戏,却未曾想到里面的人竟然连知会都不知会他一声,自顾自地拉了班底干脆利落地开了嗓。

  他匆匆忙忙地带上摄影师大小军官赶到台下,第一眼就被台上的戏子惊艳,本想要开口训斥的话语涌到了喉咙上却他给一一吞咽了回去。本来只是想要这位著名的“艺术家”配合着他们好好表现一下和谐的占领地带的气氛的,可是谁知道这人竟然那样的贪生怕死,拿出了十成十的功力来招待他们这些远道而来的“贵客”。

  没有人注意到本该在这时候瞧人眼色冒尖儿摆上茶水的侏儒不在,只有他们自己的人乖顺地端茶倒水,将瓜子花生一应俱全地摆放整齐。

  若是在镜头前粗略的一瞟,大约还真的会以为这个地方的老百姓对帝国来的客人欢迎得很呢——瞧瞧!连大戏都唱上了呢!

  太妃饮了三杯浓酒,芙蓉面微醺,醉态美得惊人,眼中仿佛包罗万象。

  没有人想到这位毫无骨气的怯弱太妃竟然会随着內监的队伍直接闯入了文武百官在列的金銮殿,借着酒气大声放肆地历数了小皇帝自登基以来所犯的过错。紧接着更是衔杯倒转,翻滚落几级台阶,半卧着身子似一株悬崖绝壁边的老松,好生戏弄了一番唯唯诺诺又或者图谋不轨的文武百官。

  没有窜场的百鬼丑角,这人竟然凭借着自己的功夫硬生生地撑出了一片群魔乱舞的景象。

  房梁上的几朵臃肿的瓷雕花在这个时候微微发烫,仿佛也在应和着台上戏子的唱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