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穿越重生>全家重生后我走向人生巅峰>第113章 这支歌,应该诞生在2010年。

  这个春节就在温馨又欢快的团圆氛围里, 热热闹闹得过去了。

  正月初八企业开工,初十中小学开学,正月十五后大学生返校、农民工返城大潮又再次涌动,春运带来的巨大人员流通, 给非典提供了疯狂扩散的温床。

  三月, 京都接报第一例输入性非典病例, 疫情从粤东省蔓延到了首都,同一时间全国大半城市都出现了零星患者, 申城也不例外。

  习武初七就去了申城, 这天他给谢云书打电话汇报完业务情况后也提了一嘴申城的疫情:“那个从京都过来确诊的, 就在我们公司正对面的写字楼上班, 现在那整栋楼的人全隔离了, 暂时还没听说有谁又被传上了, 但确诊的那个听说情况特别不好,已经病危了!”

  谢云书对习武那头并不担心, 前世申城1700万人口,最后确诊非典的只有7个,每个确诊者都有源可溯,申城的疫情管控措施是全国最好的城市之一。

  长三角地区在这方面的管理似乎一直做得很不错, 多年后的新冠爆发时也是如此,不过谢云书还是不忘叮嘱习武:“你们也要多小心,预防工作一定要做到位, 不能有一点松懈, 所有员工每天进入公司之前都必须要测量体温。”

  习武拍着胸脯保证:“放心吧,我们出去跑业务见客户都戴着口罩, 全是一次性的, 用完就丢, 就是现在很多公司都关门了,只有网络公司才舍得投入广告,咱们单间广告的价格被压低了不少。”

  谢云书说:“嗯,这个情况很正常,总之我们按部就班,现在的大环境,是危机,也是契机。”

  习武兴奋地说:“我知道,听你的准错不了!”

  春节后到现在又过去了两个月,习武带着团队把偌大的申城跑了个遍,又拿下了大批电梯资源,云起分布在其它城市的市场人员也都收获颇丰,有投资公司估算过,云起传媒手上已经拥有了整个长三角地区20%的商业电梯空间使用权。

  凭借这些合约,云起向申城某商业银行贷的款也很顺利地批下来了,整整二百万,款子打到对公账户的那天,习武抱着存折一遍遍数上面的0,最后还把存折揣被窝里睡了一夜。

  圈地跑马,兵贵神速。

  谢云书给习武下达的任务是在五月中旬之前,拿下整个长三甲30%的电梯,市中心的高档电梯签不下来,就去开拓下沉市场。

  等到五月过后非典疫情初步控制,那时资本还会再观望一段时间,他再用最快的速度把触角伸进另外两大经济圈,南下的珠三角,北上的京津唐,哪怕进去撒泡尿圈个地盘,都要先到先占抢个先机。

  因为市场是认先后顺序的,尤其是在全新领域内,先到先得是铁律,好的会越来越好,差的会越来越差。

  跟习家兄弟合作最大的好处就是他们对谢云书言听计从且执行力惊人,尤其习武,指哪打哪,浑身干劲,他甚至说非典算个卵,他现在就愿意去粤东和京都开拓市场,怕死当不了暴发户。

  谢云书笑道:“不用急,时机会来的,暴发会有的。”

  ……

  正是开春时节,阳光清浅如碎金,铺洒在城市宽敞洁净的石砖路上,路边的高大植株抽出了绿油油的新枝,灌木花丛修剪得整整齐齐,球状花瓣上还未汽化的露珠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方清和骑着自行车,慢悠悠地骑进春江小区里。

  这里跟他居住的地方只隔了两条街,都属于比较老式的小区,没人管理,自然也没保安,所以他畅通无阻地进来了。

  方清和今天是来面试的,尽管他自己早已预判了面试结果。

  方清和毕业于宁城大学计算机系,他读大学的时候正值互联网如日中天,丁磊张朝阳陈天桥的神话一夜之间广为人知,方清和大四那年跟自己的几个室友一起搞了个软件,也找到了投资人,那时候他们踌躇满志,都期待着自己能够在这个行业里一飞冲天。

  谁知好景不长,互联网泡沫来了,无数互联网企业出师未捷身先死,一片哀鸿遍野,方清和的投资人也半道撂了摊子,伙伴们分道扬镳,方清和卷着铺盖回到老家海滨市。

  创业不成难免有点心灰意冷,方清和在家里休息了差不多一年,每天打打游戏睡睡觉,爹妈看不下去了,好容易养出来个高学历的儿子不能就这么废在家里啊,催他赶紧出去找工作,方清和昨天中午随便在招聘网上发了个简历,两小时后就收到了面试通知。

  方清和其实并没有要一蹶不振,他心里是有打算的。

  学计算机的都要往大城市发展,哪怕创业不成也得去大的科技公司,只不过现在非典肆虐,IT行业最发达的粤东和京都偏偏闹得最凶,把他的计划耽搁了。

  方清和往云起传媒投简历时,就是闭眼敷衍他爹妈的。

  接到电话时方清和一听面试地址,当时就想拒绝了,三元里这片他太熟悉了,这里哪有什么正规写字楼啊?

  谁知他妈在边上织着毛衣竖着耳朵,居然听清了那家公司名字,一拍大腿:“云起传媒,哎呀这是个大公司啊!”

  老妈拍板:“儿子你快去!这公司可有名了!”

  方清和还以为自己宅在家里太久以至于孤陋顾问,回头一查,才发现这是个注册还不满一年,连官网都没有的小公司。

  他再把公司的招聘启事仔细看了下,才晓得公司就是招他去做官网,并且当网管维护的。

  方清和嫌弃不已,他好歹是根正苗红的IT科技人士,就算是低谷期过渡一下也不能去给个小皮包公司当网管啊。

  不过他既然已经答应人家,在家闲着也是闲着,不如溜达来看看,于是一大早便如约来了春江小区。

  方清和熟门熟路找到12栋楼,把自行车锁在楼下靠墙的停车点,拿起车篓里装着简历和证书的透明文件袋,一步三晃走进了楼道。

  大厅里暗幽幽的,没办法,整个三元里都是计划经济时期遗留下来的产物,老房子的产权几经易手,最后都归了街道,街道办经费不足,小区里的卫生啊治安啊哪样不要钱,街道办让住户们出,住户一个个把头摇成拨浪鼓,宁可凑活着过。

  能在这里边租房的公司,都是小破穷的代名词。

  所以方清和对这次面试的态度,完全是走个过场罢了。

  “叮!”

  电梯门滑开,方清和走进去,眼前豁然开朗。

  他没什么意外地看到一间与外边风格截然不同、比他卧室还要干净的电梯间,三面墙壁上都贴着淡雅的壁纸,每面墙上挂着大大小小的相框,相框里装着广告画——如今海滨市的大半电梯间里都是眼前这个格局。

  正对方清和的电梯门上是个公益广告,写着几行简单的字:“云起传媒提醒您,非典期间勤洗手、戴口罩、常通风、少聚集、用公筷、分餐制……”等等非典预防守则。

  方清和家的小区电梯里也有这个公益广告,他妈每天出门买菜回来第一件事就是洗手消毒,因为在电梯间里刚刚看到广告,就跟才被人叮嘱过一样印象深刻,不知不觉就会潜移默化。

  他妈同时还记住了“云起传媒”这个读起来还蛮好听的公司名字,一听云起传媒让方清和去面试,他妈才会拍起大腿,说这是个“大公司”!

  老人家就是这样,广告听得多了,就以为是个好东西,脑白金啊、鸿茅药酒啊都是这么火的,如果云起传媒的老板是有意为之,那他无疑是一位营销高手,难怪能想出承包电梯做广告的主意。

  电梯在六楼停下,方清和一出来,抬头就看到了云起的门牌。

  门外有个立式置物架,上面摆着几个置物盒,里面装了干洗洗手液、小瓶的喷式消毒液、一次性口罩等物品,旁边的墙上还贴了张条子:“进门请洗手消毒,出门请戴上口罩。”

  细节之处最是见本质。

  云起的公益广告和放在户外任人领取的物品往小了说可以看出公司领导人在营销与管理上颇有水平,往大了说,体现的是一家企业润物无声的人文关怀与社会责任。

  这让方清和不禁对眼前的小公司产生了一丝好感,他拿了支干洗洗手液,把自己的双手洗了一遍。

  坐在里面的前台看到有人登门立刻站了起来。

  方清和走进去摘下口罩,还没开口说明来意,前台小姐笑容可掬地问他能不能先帮他测□□温,方清和当然没拒绝,量体温的同时他说自己是来面试的。

  前台问:“您面试的是什么岗位?”

  方清和:“网络管理。”

  前台斜对面是一个小小的接待角,置放着一张玻璃圆桌和两把椅子,桌上摆了盆小小的嫩绿的多肉还有几盘糖果,旁边的报架上放着报纸杂志,挨着报架还有一台饮水机。

  方清和就坐在圆桌旁,腋下夹着体温计。

  他直到走进来才发现这家公司的面积居然不小,整个办公大厅灯光炽亮,前台黑色的大理石台面散发着幽沉的光彩。

  工作间里至少有几十个人在忙碌,所有座位相邻又相隔,有的在打电话,有的在打电脑,还有人拿着纸张票据匆匆地走来走去,但没有一个人分出注意力来看他。

  从前台,到工作间里的所有员工,都穿着统一的西装制服。

  方清和自己也创过业,他一眼看过去,就知道这个公司的管理是很正规的。

  但它还是太小了,它不可能满足自己的期待。

  量完体温后方清和被带进一间四面都是玻璃的会议室,那位前台小姐还给他泡了一杯热气腾腾的咖啡。

  不多时,会议室的门被推开,一个年轻帅哥走进来,径直拉了张椅子在方清和对面坐下,他手里拿着厚厚的一叠纸,方清和一瞥,就看到最上面的纸上有自己的二寸照片。

  小帅哥拿着他的简历,身份不言而喻。

  只不过,作为面试官,这人是不是太年轻了些?

  自己创业的时候好歹大学毕业,这面试官怎么看着跟高中生似的,但方清和仔细看了看,又觉得猜不出对方年龄,小孩面相青葱水嫩的,但个子又特别高,坐下来显得很有几分气势。

  年轻人笑眉笑眼的,开口的声线很清澈:“方清和,是吗?”

  方清和点点头:“是。”

  “我是云起传媒负责人谢云书,很高兴认识你。”谢云书伸出手。

  一般而言,很少有面试官主动自报家门的,除非他确定要录用面试者了,方清和跟谢云书握了下手,忍了忍,实在没忍住:“我能问下,你多大了吗?”

  谢云书大方回答:“十八。”

  方清和:“……”

  谢云书眨了眨眼:“你介意你的投资人年纪比你小吗?”

  “哦,不怎么介意,”因为我根本就没打算入职你们公司,不过是家中太后有旨,咱家奉命到此一游,额,不对……方清和忽然打了个激灵,“你刚说什么?你说……”

  谢云书神色诚恳地把自己的话再复述一遍:“你介意你的投资人年纪比你小吗?”

  “投资人?”方清和困惑,“你们不是……招我来面试网管吗?”

  方清和丝毫不觉,自己在第一个照面里,就被眼前这个长得清清秀秀,笑得春暖花开的小青年带着节奏在走。

  少年笑着往椅背里一靠,他穿了身和外面的员工一般无二的西装,西装不系扣,里面的白衬衫齐整洁净,双手交叉着搭在自己腿上,沉静中带着一丝随意。

  谢云书没有回答方清和,反而问了个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问题:“你知道去年有一家叫做‘坐标轴’的网络公司,开发出一个叫做‘买卖网’的网站吗?”

  方清和的脸色微微有些崩裂,他怎么可能不知道,如今这个行业里,谁不知道“买卖网”,谁不知道“坐标轴”。

  谢云书坐在长桌的上首,他的侧脸融化在金色的阳光里,整个人像是被镀了一层璀璨的光圈,从坐姿到神态,都有一种与他年纪大不相符的淡定沉稳。

  一开始方清和以为他在说废话。

  “现在很多人都说互联网是个坑,电商是趴在最坑底的货,大家都说搞BtoB我们玩不过那帮老外的,电商市场已经被eBay吃光了,连肉渣都不剩几块……”

  他双手微微摊开:“但其实电商做不成的根本原因并不在于外部压力,而是华夏的信用体系还没建立起来,买方和卖方之间缺乏能够让他们建立信任的媒介,坐标轴把这个媒介建立起来了,他们做出了一个第三方交易担保系统,‘云支付’。”

  方清和皱了眉,刚想问谢云书“你讲这些是什么意思”,谢云书却忽然身体前倾,盯着方清和的眼睛:“方清和,我知道你才是这个行业里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方清和的瞳孔像是被针扎了似的遽然一缩:“你怎么知道?”

  他的软件历时两年才完成,然而从上线到关闭只用了短短两个月,别说外行人,就是业内都没几个人关注到。

  “你相信吗?不出三年,买卖网就能打败eBay,成为华夏的电商之王,如果你早一点遇到我的话,这份名利就是你的。”

  方清和目瞪口呆……这小孩,真是不知天高地厚。

  谢云书看着他,漂亮的眉宇间有英气的光华绽放,灼灼惊人。

  方清和听到他大言不惭地说:“你之前只是欠缺了运气,而‘云起’,就是你的‘运气’!”

  ……

  很多年后记者采访互联网首富方清和:“作为一个名校计算机系毕业的专业人才,您当初求职的时候怎么会选择云起传媒这样一个与互联网行业完全不搭界的公司呢?而且当时的云起刚成立不久,自己还在蹒跚成长。”

  方清和笑着说:“缘分啊,正如谢总所说,‘云起’是我的‘运气’,跑都跑不掉的。”

  记者说:“据张致恒(方清和后来的搭档)先生所说,你们本来已经约好要一起去鹏城并且联系好了一家大公司,待遇还很不错。”

  “对,是非典把我们拦住了。”

  “那非典结束之后你们为什么没有跳槽呢?”

  “因为谢总画的大饼把我们拦住了!”方清和大笑,“他说跟他一起干,我们有一天会做成世界第一的互联网公司!”

  记者惊讶:“所以你就相信他了?他那时只有十八岁。”

  “对,他是那种……”方清和歪着头思索了一下措辞,才继续说,“他是那种吹起牛来特别真诚,真诚到即使你认为他在大放厥词,但你还是会不由自主的,愿意相信他一回的那种人。”

  “因为他了解你,他是天生的,知道你会被什么打动、然后他会不遗余力利用这一点,来留下你的人。”

  记者敏锐地捕捉到:“您说,谢云书先生吹起牛来很真诚?”

  “对,”方清和点头,示意记者没有听错,“就在我当天豪情万丈地跟他签完合约后,第二天来上班才知道,云起公司网络部门只有我一个光杆司令,连服务器都还没租回来!”

  那一天的习文也是很困惑的,他拿着方清和的劳动合同问:“这是个啥人啊?为啥工资那么高?比我这个总经理都高!咱不就是找人做个公司官网,以后维护维护嘛,别人家招一个这样的也没要这么多钱啊。”

  谢云书搭住习文的肩:“文哥,这事我还没来得及跟你说,因为我也不知道方清和会来咱公司面试,所以之前一点准备都没有,但他现在既然来了,我就得把他用起来,你带着小汪去跑一趟工商局,咱再注册个新的公司,就叫,云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习文傻眼:“啥意思?咱还得为他一个人,专门再开一个公司?”

  “相信我,这人绝对物超所值!”谢云书乐陶陶的像捡了宝。

  再晚一年,方清和就会去鹏城,进入某个华南地区最diao的互联网科技公司,最终做到那家公司的技术部总监。

  这就是气运之子啊,人在家中坐,都有电脑技术天才掉到碗里来!

  习文虽然一头雾水,还是叫上财务科的小汪一块出去办事。

  小汪挎着个斜挎包,耳机线挂在脖子上,哼着歌走出门。

  谢云书正站在门口给江行止打电话吹嘘自己忽悠了个科技大牛来,听到小汪的歌声,转过身诧异地问:“你唱的是什么歌?”

  “诶?你没听过吗?这歌最近可红了!”小汪告诉谢云书歌名。

  谢云书拿着手机愣愣地站在那里。

  小汪哼的歌谢云书无比熟悉,它也的确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红遍大街小巷人人传唱,但这支歌,应该诞生在2010年。

  ……

  *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21-11-08 23:55:08~2021-11-10 20:14:23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林信 6个;梓子紫珠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林信 2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