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古代言情>山海不可平>第35章 第 35 章

可一上到岸上,等待他的是早就埋伏在这里的北夷军队。

有内奸,这是商齐跌落悬崖最后的念头。

这一仗西原国损伤惨重,齐王失踪,应将军重伤,一并失踪的还有在京城的齐令。

商齐不见了的消息传回去的当天晚上,齐令就不见了,没有留下只言片语,甚至连庄子复都不知道他不在了。

然而庄子复却知道,他去找商齐了,早年间,就算庄子复在冷宫长大,对于齐令的传闻他也时能听到的。

毕竟在皇宫里的最不缺的就算嘴巴大的宫女,据说,齐令曾捡到过一只小狗偷偷带回丞相府养着,大了些才知道这哪里是一只狗,分明是一匹狼。

其后母看到长大后的狼十分厌恶,然她手下的侍女带着家奴当着齐令的面把狼打死了,侍女捏起死去的狼在齐令眼前晃了晃:“相府里容不得脏东西,公子可记着了?”

隔了数日,齐令就当着后母的面一拳一拳打死了那名侍女,血色染红了他的衣衫,齐令取下面具,仿佛看死人一样看着他的后母:“母亲的侍女不懂得尊重我这个相府长子,儿子就替您教训她,免得日后出了门儿,丢了我相府的颜面。”

若不是齐丞相回来的及时,齐令可能就要遭殃了,毕竟一个孩子的手段比不上一个大人。

尽管所有人听闻了这个消息之后都觉得齐令这个人太凶残了,必定是个穷凶极恶之人,但那时的庄子复很能理解齐令的心情,同样不被看重,同样在恶劣的环境下长大,不同的是齐令敢于复仇,而他不敢。

所以,他去找商齐了,也去找北夷的人了,只因为他们伤害了齐令最在乎的人。

想到齐令此去危险重重,庄子复连夜想出一个应对之策,早上天刚亮他就去朝殿外等着,希望下朝后第一时间能够把这个计策献给商君。

商君看了若有所思的看了眼庄子复,庄子复自然之道这是什么意思:“子复并无他意,以现在的情形看,从东边调遣军队直击北夷,是最好的选择,就算应将军他们损伤惨重,但是子复猜想北夷也不见得能好到哪儿去。”

“那你凭什么觉得,朕调走了东面的军队,你们东陵不会趁此机会…”趁此机会最什么两人心里都明白。

庄子复说:“不会,我还在西原。”

商君轻笑:“呵,子复,朕这里有个小道消息,说,你并非东陵皇最爱的皇子。”

被戳破,庄子复似乎早就意料到了:“是,子复并不认为这能瞒您一辈子,但是即便如此,父皇他也不会贸然出兵。”

“为何?”商君发问。

“因为他想要一个好名声,爱子爱民,仁君的名声,故此,他绝对不会出兵,一旦出兵就证明他不在乎我这个孩子在西原国过得如何,只关心江山社稷,甚至为了江山能够牺牲孩子,一旦这样的把柄被我那些个皇叔抓住了,他这个皇位便也就岌岌可危了。”庄子复说。

庄子复的计划是在东面的军队达到之前,要应絮飞这边一次次攻打,打一半又撤退,一遍遍消磨掉北夷的耐心,直至救援到达,再火力全开,杀对方一个措手不及。

这样做十分冒险,倘若北夷在援军未抵达时就失了耐心打算破釜沉舟,应絮飞就危险了。

为此,庄子复还留了后招,在西原军队进入峡口的位置,让应絮飞提前安排好人手,如果发生了上诉情况,立即撤退,并把事先准备好的绑着大石的绳索砍断,截断去路。

 

深思熟虑之后,商君觉着可行,立刻下诏执行。

商齐醒来的时候,四周一片漆黑,似乎是在一个屋子里,因为我刚醒的时候听到了关门的“吱呀”的声音,紧接着外面传来了低语声,说了些什么商齐也没听清。

看样子不像是被当做俘虏抓住了,也没捆着自己。

过了会儿,他感觉到门开了,然而他朝门看去,没有看到丝毫亮光,于是他开口:“这是哪儿?现在什么时候了?”

开门的人似乎是被吓到了,没想到他醒了,一直没吭声,商齐又问:“请问,有人吗?”

这不问不打紧,一问门口的人“呲溜”一下跑出去:“阿娘,阿娘。”

是个孩子,听到声音的商齐踏实了,至少看样子这里是某个农户家里,只是这眼睛有点问题,即使是不适应黑暗,因此才睁眼不适应一片黑暗说的过去,但是现在过去这么久了,却连一点模糊的影子都看不到。

被小孩儿叫来的妇女,端着刚热好的吃的进来了:“大兄弟你醒啦,吃点儿东西不?”

妇人把碗给孩子,让他端过去,商齐摸索着接稳了碗:“大嫂,这里是什么地方?我在这儿多久了?我的眼睛怎么了?”

接连的三个问题,把妇人问傻了,有点不知所措:“我,我喊我男人和你说。”

“柱子,柱子,你快来。”妇人朝外面呼喊、

名叫柱子的男人进来后商齐把问题又问了一遍,显然这个男人更稳重:“兄弟你别急,我和我家娘们在河滩上捡到你的,已经两三天了,咱们这里是李家沟,我叫李柱,至于你的眼睛…咱们村儿里的大夫说,说什么伤着哪儿了…”

“磕着脑袋了。”妇人补充。

“啊对。”李柱拍了一掌脑袋:“磕着脑袋了,所以看不见,但是具体是暂时的还是永久的,他说他也不敢乱下定论。”

知道了自己的情况之后,商齐心里安心也不安心:“那这两位怎么称呼?”

李柱:“一个是我婆娘叫翠衫,一个是我儿子叫李厉,兄弟你怎么称呼?怎么会掉在河里,身上还有伤,不过看你样子是士兵吧,穿着铁甲。”

这要商齐怎么解释呢,开口说自己是王爷?且不说会不会吓到这家人,万一传出去了,北夷的人找来,恐怕会连累这个村子。

于是:“我叫尚启,确是是为士兵,不过,是我不慎从崖上跌落的。”

“哦哦哦,不是打仗就好,不是大战就好。”李柱可以给村长一个安心的交代了。

“柱子哥,我可以这样喊你吧?”商齐问。

李柱不好意思的挠挠脑袋:“可以可以,有啥不可以的。”

“这里是西原国还是北夷境地?”商齐问的十分小心。

李柱惊慌了:“嘘嘘嘘,大兄弟啥北夷啊,咱是实打实的西原人。”

如此,商齐放心了。

看商齐的状况,村长决定还是由李柱家暂时帮着照顾商齐,他们每月出去一次集会,去的时候都打听打听。

村里人朴实,对商齐都挺好,知道他是士兵是为了保护他们的家园在战场上拼命的,经常这家送几个鸡蛋过来,那家端一碗肉过来,愣是把商齐补的白胖胖的。

唯一不足的是,商齐的眼睛仍不见起色,李厉还小不用帮着家里人做农活,他父母出去的时候,李厉就牵着商齐出去转悠:“山里有好多野味,很好吃,可是阿娘说很危险,不经常让阿爹进去。”

找到李厉的小脑袋,商齐笑着说:“等我眼睛好了,我去给你打。”

乐得小家伙直吆喝,惹来村里别的小孩儿注目。

“李厉,快走,山脚发现了野鸡!”村长家的大胖子跑来找李厉。

野鸡哎,少见呢,那肉炖汤可香了,可是…李厉犹豫的看了眼商齐,这个大哥哥怎么办?

商齐说:“你可以带我一起去,我在那边找个地方坐着不到处走就是。”

大胖小子也知道商齐的,和李厉一起拉着商齐慢慢走去。

他们到的时候已经有几个小孩子在抓了,但是野鸡不同于寻常家养的小鸡,他们能飞的更高,反应更灵敏,也更警惕、聪明。

扑棱了几下都没有抓到,李厉和大胖小子也加入进去,定准了一只最肥的打算包围它,哪知野鸡飞起来扑向了商齐。

李厉惊呼:“尚哥哥躲开!”

说时迟那时快,商齐凭着感觉捡起一块石子朝野鸡打去,还真让他给打中了。

孩子们欢喜的尖叫着围在商齐身边问他是怎么做到的,商齐虽然看不到,但是他能想象的出来身边围绕着一群小孩子笑脸的样子:“熟能生巧吧。”

“哥哥你们在战场也打野鸡吗?”一个孩子问道。

另一个孩子笑他:“你傻呀,战场那有什么野鸡。”

“哥哥,哥哥,你能多打几只吗?”这个孩子想着要是商齐能多打几只,大家都能分到,简直美滋滋。

不忍心拒绝孩子的要求,但是商齐也不敢保证次次都准:“我可以试试。”

试一试的结果就是,几乎把在场的野鸡打了个遍,回家的时候每个小孩儿手里都拎着一只,着实让村里的人都吓了一跳。

李厉站在灶台边比手画脚的模仿着商齐打野鸡的样子:“尚哥哥就这样,咻咻咻,三两下就把野鸡打晕了,好厉害呢。”

李柱揪着他的小脸儿:“说了多少次,要叫叔叔。”

翠衫摸摸他的小脑瓜:“你以后也像尚哥哥一样厉害呀。”

“我才不要呢。”李厉猛摇小脑瓜:“我要读书,考状元。”

稚童的言语逗得屋内的人开怀大笑,李柱直夸自己儿子有出息,还表示无论如何也要送李厉去镇上的私塾上课。

饭后,李柱照常拿出药酒倒在手上搓热和了给商齐眼睛上捂着,算着日子商齐觉得差不多该有人来寻自己了:“柱子哥,想必近日就会有人来寻我了,麻烦你多留意些。”

“嘿,有啥麻不麻烦的,我帮你看着就是。”李柱憨厚的笑了笑。

几日后的一个清晨,柱子一家人下地里摘菜去了,留下商齐一个人坐在院子里享受这一份清闲。

几只小鸟相伴着叽叽喳喳飞过天空,带着露水的草木在阳光的照射下发出淡淡的清香,唯一与这格格不入的是门口身形狼狈的人。

最初商齐以为的李厉回来了:“小厉儿吗?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

那人没有说话。

微风徐来,商齐闻到空中传来的血腥味,商齐警觉起来:“谁!”

“啊!”翠衫的尖叫声响彻天际。

商齐着急跌跌撞撞的朝门口小跑过去,手里捏着一块他从地上捡起来的石块。

然而下一秒他跌入一个熟悉的怀抱:“齐令.”

“我来接你回家。”

翠衫的尖叫引来了不少村民,他们拿着锄头铁锹一类的农具将齐令团团围住,生怕这个可怕的人有什么大动作。

“你是什么人!快放开尚启哥哥。”村长家的小胖子躲在他父亲背后,露出一颗圆溜溜的小脑袋,带着几分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气势。

有人带头,自然就有第二个第三个,平日里和商齐处的不错的孩子们纷纷举起小拳头,龇牙咧嘴的要求齐令放开商齐。

商齐从齐令怀里出来:“柱子哥,翠衫大姐,这是我朋友。”

李柱肯定不信啊,一股脑认为商齐是被威胁了:“尚兄弟,你别怕,是不是他威胁你了,你给柱子哥说,咱们村民几个一定保护好你。”

商齐感动:“真的不是,他是我朋友阿齐。”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是欧气满满地一天!

yys二十抽一只阎魔,五十抽一个sp妖刀,一只不知火,一只面面。

完美收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