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古代言情>踏月寻阳>第109章

  只见床上的成城慢慢地睁开了眼睛,看了一眼宁熙,然后转头看着李汀兰,喊了一声:“娘”,声音干哑。

  李汀兰喜极而泣,醒来的阿七赶紧跑出去叫成玉枫和廖先生。

  李汀兰扶起成城靠在床上,接过宁熙手里的水,喂到成城唇边,宁熙拉过成城的手诊脉,很好,头部淤堵解了,基本已经没事了,他问道:“成城,你头还痛不痛?试一试胳膊腿是否能动”

  成城看着他,眼里露出一股疑惑,问道:“请问你是?”。

  李汀兰收住了笑容,惊讶地道:“成儿,他是宁熙啊,你的好朋友,是他救了你”。

  成城更加疑惑了,忍不住按了按后脑勺,看了宁熙好一会儿,最终还是摇摇头,道:“对不起,我不认得了,但还是感谢恩公”,嘴角轻轻上扬,笑容如沐春风。

  不认识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宁熙道:“没事,可能是身体和脑部都受了重创,一时想不起来是正常的,过一段时间就好了,你先多休息,不要想那么多”。

  很快,成玉枫和廖先生都赶来了,成城每一个都认得,就是不认得宁熙,又试了一下胳膊和腿,都没问题,只是腿还需要适应一段时间才能走路。

  最大的问题是成城只记得在洞庭湖掉下山崖的事情,往后一年多的事情和人都忘记了,廖先生心中有很大的疑惑,但什么也没说,只说静养一段时间,可能就会好了。

  宁熙松了口气,从房间里退了出来,外面又开始下雨了,这个夏天的雨真多啊,他看着檐下的雨,想起了太平,不知他现在在做什么。

  这个样子落在了刚从房间出来的阿七眼中,就成了无比落寞了,想到他跟公子的关系,如今公子却不记得了,咬了咬牙,过来安慰道:“你别伤心,公子过一段时间就会记得你了”。

  “啊?……”,宁熙回头,看见一脸同情的阿七,道:“你不是整天叫我离你公子远一点吗?现在他直接不记得了不是更好”。

  阿七为难道:“可是你跟公子他……不是……那啥……吗?”。

  宁熙笑道:“阿七你继乌鸦嘴之后什么时候说话也结巴了,到底哪啥啊?”。

  阿七一发狠,凑过去小声道:“你不是喜欢公子吗?”

  “……”

  “哈哈哈哈哈哈”宁熙大笑了起来,他拍了拍阿七的肩膀,怪不得他每次看自己和成城的时候总是一副牙疼的表情,偶尔还露出老父亲嫁女儿的纠结,原来是因为这个,他道:“放心吧,不是你想得那样”,说完又摇摇头,补充:“不对,也是你想得那样”,然后转身走了。

  到底是哪样?

  阿七摇摇头,你看,伤心得都疯魔了,看来自己得刺激一下自家公子了。

  宁熙走到大堂,看见明川在堂前站着,一脸担忧,他过去道:“放心吧,成城已经没事了”,明川松了口气,“不过……”宁熙又道:“他忘记了这一年的事情,所以他现在还不知道自己的身世,接下来就靠你了,不过,你们还是不要太鲁莽,仅靠你身边的这些人,是远不足以对抗雍朝大军的,即便最后成功了,你们也是名不正言不顺,被沦为反叛之人,二皇子也永远不能洗清污名,你也永远是个叛国将军,成城他黑白分明,正直善良,相信他也不愿意选择这样的路。所以你们要利用你眼前的证据和证人,寻找当年想支持二皇子却不敢说话的大臣,联络他们,为二皇子翻案,将真相公知大众。到时候,如果有帮得上忙的,我会帮你们的”。

  见他说了这么长一番话,明川问:“你不跟殿下一起吗?”。

  宁熙看了看外面的天,天色渐暗了,灰蒙蒙地沉下来,雨水不断飘落,犹如这荒凉的世道,他道:“不了,有一个人需要我”。

  原本是想要选择和成城一起的,现在他改变主意了,成城他身边有爱他的父母,待他如兄弟的阿七,还有一路跟随的明川。

  而太平,自始至终都只有他一个人。

  漫漫长夜,他要陪他走。

  次日,庄外。

  阿七牵住了马头,对车里的宁熙道:“宁熙你真的要走吗?公子马上就想起来了”。

  宁熙掀开车帘,拍拍他的肩膀,道:“好好照顾成城,我们会再见面的”,然后让家仆驾车走了。

  阿七望着远去的马车,第一次觉得公子这样有点过分。

  这场雨一下就是两个月,带走了夏日的暑气,天气开始阴凉了。

  但比天气更加阴凉的是如今的时局。

  连续两个月的雨,不少地方都已经受灾,庄稼未来得及成熟就腐烂在田地里,堤坝崩塌淹没了村庄城镇,百姓流连失所,朝廷分派出去的震灾资金没有起到任何作用,灾民不断增加,每天的死亡人数都在攀升。

  朝中也不轻松,自王荣和李元业出事后,工部尚书方兴被砍了左腿,右尚书令齐中被削去了右耳,都水使者卓司深削了左耳,侍中赵光被挖了右眼,不过这些部位没有再出现在城墙上,而是出现在了国舅的府里,国舅大惊后大怒,派上里里外外将府内围了三层,上街吃碗面都要围三层高手,全城寻找可疑人士找了两个月都无果。

  而江湖这边也不平静,郝祁峰不知为何突然失踪了,盟会少了个主心骨,事情都压在了一向打酱油不理事的成玉枫身上,还好有戴若舟一起处理,但盟会人心已散,一部分人争当武林盟主,一部分人还在锲而不舍地寻找玉佩,更奇怪的是,许多庄主门主无故失踪,似有一只猛兽,盯着整个武林,不时地吞掉一个猎物。

  天灾不断,百姓失所,朝廷恐慌,武林动荡,雍朝面对前所未有的危机。

  夜已深了,雨好不容易停了一会,在无边的黑暗中,有一人踏着泥泞走来,黑发黑衣黑袍,如一个夜行的影子,他虽走过泥泞的道路,脚却不粘半点污泥,沉沉的夜色像一个黑洞,吞噬着他的身影。

  忽然,他似乎走过一个熟悉的地方,他停顿了一下,然后不由自主地改变方向,顺着一条路直走,碰见一块大石,左转再走2里地,就看见了一棵大树,大树下一个茅草屋在黑暗中静静地卧着,只有檐下一盏孤灯,亮着暖黄色的烛光。

  他似着了魔般,慢慢地走过去,站到了院门前,并没有推门,而是看着这盏灯,那是观音祠上拿下来的,就一直挂在了门上,孤零零的一盏,他就静静地看着它,光打在他的脸上,照亮了他的脸庞。

  突然,门开了,一张笑脸出现在眼前,那人披着一件外袍,站在门前微笑地看着他,轻扬起嘴唇,道:“你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