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古代言情>锦衣夜带刀>第128章

  夜色如墨一般浓稠,窗外呼啸着北风,昭示着下一场雪已经快到近前。

  炭火发出幽幽的蓝光,忽然,火光大盛,舔舐着宣纸上那道明艳动人的脸,最后将它化作一抹飞灰,火也就小了下来,落入眼眸中的光渐渐消失。

  侍墨披着衣服进来,取走火盆后再回来,发现李观镜仍旧像方才那般靠坐着,失神地看着烛火。侍墨不知李观镜具体在想什么,但是明白他一定是因为郗风的死而难过,因此即便先前被吩咐过莫要多说,她还是来到床边,坐到脚踏上,道:“公子,早些睡呢,侍墨守着你。”

  李观镜眼皮微阖,目光投向侍墨,他看着烛火下的少女,一时心有所感,道:“我没事,你快去歇着罢,小娘子可不能晚睡。”

  侍墨笑道:“公子睡了我就睡!”

  李观镜没有反抗,依言躺了下去,闭上了眼睛。侍墨等了一会儿,猜测李观镜应当睡着了,这才起身,不想刚走了两步便听床上的人翻了个身,她回头看去,只见李观镜侧躺着,突兀地说道:“你们一定要平安。”

  侍墨愣了一瞬,转而端起烛台,认真道:“公子放心,我们一定都会长命百岁。”

  李观镜微微一笑:“嗯,去罢。”

  次日清晨,李观镜一封帖子递到左卫将军府,下值之后没有回家,直接往将军府去——无论元也出了什么事,他一定要亲自确认了才好。

  李照影和太妃都被郡王控制住了,郎詹这里得不到消息,忽然接到李观镜的帖子,一时有些摸不准对方的意思,因此他躲去后院,由朗思源等在前厅,将李观镜迎了进来。

  朗思源脸色有些疲倦,见到李观镜时,勉强扯出一丝笑,有些敷衍地说道:“许久不见,我还以为得等到明日晚宴才能见到你呢。”

  “是啊,好久不见。”李观镜没有入座,直接道,“听说思语妹妹病了,我来看望她。”

  “这……”朗思源有些为难,“思语已经指了人家,贸然见外男,实在是……”

  “撇开从小相识的情谊,她到底是我未来的弟媳。”李观镜语气平淡,话语中却隐隐有敲打之意,“将来大家生活在一个屋檐下,抬头不见低头见,相互帮衬的日子多着了。”

  朗思源被噎住,心知李观镜此话在理,因此他虽然还是不情愿,但也没再坚持反对。

  李观镜招了招手,示意随从送上补品,尔后直接站起,道:“崇机,劳烦领路。”

  朗思源定定地看着李观镜,过了片刻,他忍不住问道:“你能保证让我妹妹在郡王府过得好么?”

  李观镜揣着手,淡淡道:“冤有头,债有主。”

  朗思源深吸一口气,起身走在前面,李观镜紧随其后,两人沉默地向后院走去。快到朗思语院门前时,朗思源放缓脚步,等李观镜到了近前,他忽然小声道:“他们逃走了。”

  李观镜脚步一顿。

  “我知道他们如今在哪,如果你能救我的妹妹,我就将他们的下落告诉你。”朗思源说罢,见后面的随从跟了上来,抿住唇,转身推开朗思语的院门。

  朗思源是敌人,敌人的话不该轻信。李观镜垂眸,没有给回应,直接越过朗思语进了院子。

  前些日子的落雪都化得差不多了,朗府里其他地方都清得干干净净,没想到原来积雪都堆积到了这里。李观镜环顾四周,不禁裹紧斗篷,回身问道:“怎么回事?不是病愈才回来么?”

  朗思源摇了摇头,示意李观镜进屋。

  屋里比外面还要冷几分,不但窗户大开,还堆积着冰块。朗思语盖着薄被,脸上一阵潮红,闭目躺在床上。

  朗思源上前道:“思语,快醒醒,看谁来了。”

  李观镜没想到朗思语竟然真的病了,还病得如此严重,他呆呆地看着她,跟着来到床边。

  朗思语眉头轻蹙,缓缓睁开双眸,目光在朗思源面上停了一瞬后,看向站在他身后的李观镜,她恍惚片刻,问道:“你……没死?”

  李观镜知道她是将自己认成元也了,便摇了摇头,道:“放心。”

  “那就好……”朗思语闭上眼睛,稍加停顿之后,喃喃道,“我好像是烧糊涂了,方才以为你是阿镜哥哥……”

  李观镜示意朗思源站到一边,自己坐到床边,他握起朗思语的手,感觉自己像是碰到一个小火炉一般。眼前的人显然很是难受,李观镜看着她,登时软了心肠,柔声道:“我装作李观镜的模样进来,所以你才会看错。”

  “原来如此。”朗思语露出一丝笑意,又停顿了好一会儿,才费力地睁开眼睛,她的面前果然只有“元也”一人,于是放下心来,道,“可别让哥哥他们知道。”

  李观镜点了点头。

  朗思源站在床帐后,神色复杂地看着两人。

  “元也,我好累呀,好想回五台山,也不知道死后还能不能再回去……”

  “活着便能回去。”李观镜虽不知朗思语为何想去五台山,还是顺着安抚道,“我答……李观镜答应我,等你嫁到郡王府后,他会想办法让你离开。”

  朗思语眼睛一亮,瞬间有了神采,她问道:“当真?”

  “对呀。”李观镜温声道,“没能完成承诺,是他对不起你,所以自然由他来补救。”

  “真好,只是……只是……”朗思语又黯然下去,“我还能等到那天么?”

  李观镜肯定道:“自然可以,你先前还好好的,如今忽然病了,说明此病至少有一半是由心而起,只要你放宽心,就一定能等到那天。”

  “我听你的,我一定……一定努力好起来。”有了对生的渴望,朗思语的思维也活跃了起来,她央声道,“你能不能再装一次阿镜哥哥,然后带我去见他?”

  李观镜有些茫然,问道:“他?”

  朗思语轻轻点头,道:“我想,他应当还没离开长安,在他离开之前,我想见他一面,我……我有很多话想与他说。”

  朗思源原本以为诱惑朗思语的人是元也,此时听到这句话,不由讶然。

  李观镜虽不知朗思语到底想去见谁,还是答应道:“好,我会安排,你想哪天去?”

  “初三,你就说带我去礼佛,或许哥哥会答应……”

  “他会答应。”李观镜若有似无地往床头瞥了一眼,道,“崇机希望你能好起来,所以,他什么都会答应。”

  朗思语在李观镜的安抚下,面带着微笑缓缓睡去。

  也不知是不是幻觉,李观镜感觉朗思语的手没有方才那么烫了,便轻轻为她盖好被子。

  朗思源从床帐后走出,他怔怔地看着自己的妹妹,心里难过不已,他原本以为自己和这个妹妹算得上亲近,可原来他根本不是一个称职的哥哥。

  也是,谁家的哥哥会亲自诱杀妹妹的“心上人”呢?

  李观镜看了朗思源一眼,站起身,与他擦身而过,先出了房间。过了片刻,朗思源缓步走出,李观镜没有回身,只道:“你会答应罢?”

  朗思源沉默了片刻,点了点头。

  “初三巳时,我会来接她,其他的事都交给你了。”李观镜说罢,问道,“他们在哪里?”

  “他们当日受了伤,被人救走了,若不是有接应,那么救他们的人肯定住在宣阳坊,宣阳坊中何人与他们相熟,想必你比我清楚。”

  李观镜心中有了猜测,面上却不表露:“如此含糊,我如何知道他们的去处?你怕不是在哄骗我罢?”

  朗思源争辩道:“他们确确实实逃走了,我也将知道的都告诉你了!”

  “可惜你说的话对我来说一点没价值,宣阳坊里除了朗家,他们还认识谁?”李观镜冷笑一声,道:“我今日帮忙,是看在思语的面子,希望你到初三那天别诓骗自己的妹妹。”

  朗思源面露怒色。

  李观镜有意激怒朗思源,就是希望他别在宣阳坊那位“熟人”身上多花心思,因此目的达到之后,便不再多留,转身果断离开。

  今日来,李观镜是带着一大批随从的,这样才能让郎詹投鼠忌器,不敢对自己下手。只是如此一来,李观镜不好再往约定的酒楼去,只在路过的时候往上看了一眼,熟悉的位置上窗户紧闭,不见里间是何模样,李观镜心道次日除夕宴肯定能见到杜浮筠,便收回目光,扬声道:“回府!”

  离开宣阳坊后,李观镜只留下两个随从,到街边成衣店换了一身素服,往郗风家中去吊唁。

  郗风成亲早,家中一共有四个孩子,最大的一个已经十二岁了。李观镜上完香后,看向那四个孩子,在一众弟弟妹妹的哭闹中,郗家大郎显得十分沉默,他努力板起脸,企图用稚嫩的肩膀撑起这个家。

  李观镜蹲到他面前,问道:“你叫什么?”

  “郗漾。”

  李观镜温柔地笑了笑,道:“郗漾,你有什么愿望么?”

  郗漾看向灵堂,问道:“什么愿望都可以满足么?”

  李观镜语塞,心知孩子最大的愿望肯定是自己的父亲活过来,只能低声道:“对不起。”

  郗漾垂眸,思索少顷,道:“我想去学堂,他们说阿耶是战死,我不想这样,我要做大官,让别人为我死。”

  李观镜愕然,忍不住道:“可是,有时候别人为你死,会比你自己死更加难受。”

  “最起码还活着,不是么?”郗漾仰头看着李观镜,认真道,“世子你还活着,你身边的人就不会难过,你可以继续过后面的日子,还可以为死去的人报仇,但是人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

  三个小的不知何时停了哭声,眨巴着眼睛向李观镜看来。

  李观镜则默默望着郗漾,一时无言以对。

  “世子不喜欢的生活,我很喜欢,但是我很难做到。”

  李观镜有些怅然,妥协道:“送你去学堂可以,但是功名得自己挣,不管未来如何,我只对你提一点要求——永远不要为了达到目的而主动去害别人。”

  郗漾想了想,点头道:“只要别人不来招惹我,我可以答应世子。”

  李观镜心情复杂地揉了揉郗漾的头,站起身,面向郗风的遗孀赵氏,道:“我会每月派人来送月钱,其他时候有任何事,你们都可以去郡王府寻我。”

  赵氏福了福身,凄然道:“多谢世子。”

  李观镜郑重还了一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