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古代言情>飘渺烽烟>第176章 第一百七十六章,对策

  赵军信使抵达邯郸,进宫向赵王奏禀军情,曰:“马服君于金门镇大破秦军,歼敌三万,秦军退守丹水西。”

  大殿中的赵国君臣俱是欣喜若狂,赵王赵丹自王座上蹦起,眉飞色舞的欢笑道:“马服君果真不负众望,不负寡人信赖!”

  群臣齐齐下跪叩拜,道:“恭贺大王!”

  赵丹广袖一拂,朗声道:“众卿家平身!我军打了胜仗,乃国之大喜,众卿家与寡人同沐荣耀!”说话时满面红光、情绪激动,乃至难以自持雍容。

  他心中的理想,是要立下不世勋业、远迈先辈。而今赵军在长平力克秦军,其威势似已与赵武灵王、赵惠文王执政时期不相上下,若赵军能再接再厉、再战再胜,他诚然很快就可如愿以偿!

  当一个人觉得理想已近在眼前时,往往会全身亢奋。这种亢奋十分激烈,仿佛会燃烧、会爆炸、会令人疯狂!

  赵丹此刻便是沉浸在这样的亢奋中,脑海、胸腔之内热气冲荡,心神无论如何都没法平静下来。所幸他尚未疯狂,只是忍不住扬眉咧嘴的笑而已。

  那信使双手奉上赵括的战报,宦者令下去接了,呈给赵丹。

  赵丹细细阅览,连连点头称赞:“好,好,不愧是括兄,不仅打仗打得好,这战报也写得甚好!”阅罢,将帛书又交于宦者令,道:“给蔺卿家瞧瞧。”

  宦者令将战报拿给蔺相如,蔺相如遵旨默览。

  赵丹两手叉在腰间,笑道:“蔺卿家可得瞧仔细些,回头再跟廉颇讲解讲解,告诉他该怎样当一个破敌制胜的统帅,又该怎样当一个恭谨贤良的人臣!”

  蔺相如听了这话,心里很不是滋味,暗暗的叹一口气,礼揖道:“谨诺。”

  赵丹又让宦者令将战报给平原君赵胜、平阳君赵豹、上卿虞信等人传阅,道:“马服君在战报中询求寡人指示,寡人认为我军应乘胜追击,至丹水西驱逐秦贼,众卿家意下如何?”

  虞信道:“大王,微臣愚见,我军既已战胜秦军一回,不妨趁势与秦王谈判。如能劝服秦王止戈撤兵,双方议和,避免再度厮杀流血,那无疑是最好的结果。”

  赵丹傲然道:“眼下乃是我军得势,就算要议和,也该由秦王那边先提出来,岂能又是我们赵国送上门去?倒像是我们又去向秦王求和了!”

  赵胜笑着对虞信道:“虞大人,今时今日,我军在上党大有必胜之算,待得顺利驱逐秦贼,全占上党,赵国定将威震华夏,届时号令诸侯反秦,诸侯必附,赵国也将成为诸侯联盟的盟主。所以此战是我们赵国扬威天下的良机,也是赵国主持合纵灭秦的契机,我们万万不能错失了!”

  赵丹道:“胜叔父言之有理!魏、韩、楚、燕、齐五国总不肯协助我们赵国,只怕也是不知我们的强势,又质疑我们反秦的决心。我们便要彻底打赢这场仗,令列国心服口服、归附效顺!”

  虞信躬身一揖,神情凝重的道:“大王,与秦贼争战,始终是凶险万分之事,还请慎思慎行!”

  蔺相如这时也抬头说道:“微臣也请大王三思!”

  赵丹昂首挺胸,毫无惧意,笑道:“两位卿家需对马服君、对赵军抱持信心哉!”

  虞信和蔺相如见君上主意坚决,也就不能再多言了。

  赵胜向赵丹拱手道:“大王,我们虽要与秦贼再战,但正如虞大人所言,还须‘慎思慎行’。”

  赵丹疑惑道:“此话怎讲?”

  赵胜道:“微臣猜测,秦贼此次战败后,秦王应会对军队有所增援调度,我们得派人前去查探一番。若仅是寻常的增兵,倒也不足为虑,微臣怕的是秦王遣武安君白起赴战地督师,那样一来,我军真就不宜冒险攻战了。”

  赵丹听闻“武安君白起”这五个字,先前火热的亢奋劲儿顿时凉了大半,恍如有一盆冰水当头泼下。

  建功立业,是他所欲,但挚友的生命安全,他亦珍重。

  “虽然括兄说过他不畏忌任何敌人,但我又岂能真的让他去和杀星决战……”

  赵丹思绪沉重,缓缓坐回王座,双眉拢紧,道:“确实得去查探。原先寡人已指派过谍者入秦,这次再派些人去,也无不可。”

  赵胜道:“微臣府中有可靠的人选,愿为大王效劳。”

  赵丹的眉毛犹然皱着,道:“谍者往返总要一段时日,倘秦王并不易帅,而我军却因等待敌情耽误了战机,是否会对我军不利?”

  平阳君赵豹道:“我军要渡丹水作战,大队人马出行,原是需要部署多日的,在此期间,只要谍者行动迅速,定能探得敌情而回,不会耽误战机。”

  赵丹心绪稍宽,微笑道:“如此便好。”

  赵胜笑道:“这段时日里,大王也可再向阿括和将士们提供一些支助。微臣今天进宫前,看到全城百姓都为军队打了胜仗而欢喜,纷纷要捐粮捐肉、支持战事,这些物资的集结和运输,还需大王下旨安排。”

  赵丹愉悦的点一点头,道:“善,寡人一定分派妥当,尽力帮助括兄!”

  遂尔,赵国君臣从速行事。除了派遣谍者、集运辎重等事,赵丹也依着赵括写在战报中的请求,嘉奖立功兵将、抚恤烈士家属。赵括命军吏仔细整理了立功兵将与阵亡烈士的名册,这趟也让信使一并带回邯郸、交给君上。赵国官民对赵括的崇仰爱戴之情更胜以往。

  *

  且说秦军信使也匆匆赶回都城呈交战报。

  其时正是午后,秦王嬴稷和相国张禄在高乾殿对弈。信使在殿外将战报交给蔡牧,蔡牧先让信使退下,随后进殿上呈嬴稷。

  嬴稷寓目毕,脸色铁青,双手把帛书掷于棋盘上,弹起两枚棋子,“啪嗒啪嗒”滚落在地。

  张禄和蔡牧陡见此状,两人心中皆道不妙,忙伏地叩首:“大王息怒!”

  嬴稷神情阴郁,目光如刀尖般锋锐的盯着张禄,道:“赵括率军出垒,于金门镇大败我军,我军损兵三万,主帅负伤,不得已向寡人求援。张禄先生,你果然替赵王挑选了一名智勇双全的杰出帅才啊!”

  张禄惊骇得说不出话,心口怦怦急跳,手脚瑟瑟发抖。他本以为赵括纵有兵略胆识,却毕竟不及王龁那等宿将能征惯战,赵括率军出垒,王龁必可取胜,岂料赵括居然打赢了王龁、还使秦军损失了三万兵卒!这一步“唆敌易帅”之棋,他难道当真走错了?

  张禄勉力让自己镇静下来,快速措辞,道:“大王,赵括原是赵王属意的将帅,又确实有能耐,即便没有微臣推波助澜,赵王迟早也会启用他。眼下我军一战失利,虽有损兵,却未失势,而赵军一战获胜,士气上涨,必将坚定不移的支持攻战,这般景况,总比廉颇死守不出要好。”

  嬴稷沉声道:“当初我等希望赵军出垒,是因为我军在野战交锋中有十足的把握战胜赵军。可现在,却是赵军在野战中战胜了我军!”

  张禄深吸了口气,道:“赵军此番能在野战中取胜,只因他们有了一位杰出的主帅,若我军有一位更杰出的主帅,定能重占上风!”

  嬴稷冷冷一笑,道:“先生的意思是,我军也得更换主帅。那么寡人该派谁去挂帅?”

  张禄低头踟蹰片刻,道:“为保我军再无败绩,唯有让天下最杰出的名将,武安君白起,赴上党挂帅!”

  嬴稷沉默,双目凶狠的瞪视张禄。

  张禄瞥了眼嬴稷的脸色,吓得立刻又俯下身、叩下首,道:“大王,微臣知道您有心提拔其他将官,然而事到如今,大秦恐怕只有武安君能打赢这场恶战,全天下也恐怕只有武安君能制伏赵括!请大王以上党去留为重、以大秦霸业为重,令武安君挂帅!”

  嬴稷双手握拳,口中喃喃咀嚼着这几个字:“上党去留,大秦霸业……”

  张禄略微抬起身,面上挤出一丝僵硬的笑容,说道:“大王,广举贤才、分承荣禄,来日有的是机会,微臣必定倾尽才智,为大王筹谋良策。”

  嬴稷冷冷的道:“这也罢了,可武安君夫人怎么办?难道要小仙女亲自去和她徒弟相斗吗!”

  张禄面色突变黯然,又低头踟蹰了一会儿,语气苦涩的说道:“此事虽然听上去残忍,却未必是坏事。由武安君夫人亲自上阵,生擒赵括应是十拿九稳的,何况武安君深爱娇妻、且兵略卓越,也决计有法子帮助武安君夫人。如此一来,我们既可战胜赵军、夺回上党,又可保住赵括那厮的性命、教武安君夫人舒心,岂非两全其美乎?”

  嬴稷冷笑:“两全其美,先生说得倒轻松!”

  张禄拱手道:“大王,微臣全心全意为您的霸业筹谋,若非别无选择,微臣断不敢提议此策!微臣也坚信,武安君夫人忠君爱国、又重情重义,她自己一定甘愿亲赴上党,实现此‘两全其美’的战果!”

  嬴稷颇觉烦闷焦躁,便闭了眼,聚精会神的思忖。

  此际果真别无选择吗?

  嬴稷本该有三个选择:其一,令武安君白起挂帅,秦军赢面甚大。其二,鼓励王龁应变,或选派一名白起以外的武将去替换王龁,但此举不见得能使秦军战力增强,恐怕仍无法击败赵军。其三,秦国放弃上党,罢战撤军。

  然而上党之战已耗时整整两年,秦国今日的处境虽不像赵国那般窘困,却也在两年中投入了巨量的人员物资,倘若秦国最终不能得胜,两年时光与巨量人员物资便尽皆成了毫无价值的浪费。这样的“浪费”,不仅是秦国国力的损失,亦是秦国被天下人讥嘲的笑柄。嬴稷身为秦国之王、华夏雄主,岂能容许那等情形发生?

  是故,嬴稷真正可以采取的选择,其实仅有一个,秦军有望必胜的办法,仅有一个!

  这是关乎秦国国运、关乎秦王功业的大事,纵使嬴稷心中怀有私情,也绝不可成为大事的阻碍!

  嬴稷睁开眼睛,怅惋的叹了口气,向蔡牧道:“蔡牧,你速去武安君府,传武安君夫妇觐见。”

  蔡牧应诺,退出高乾殿。

  张禄叩拜道:“大王英明!”

  蔡牧驾驶一辆驷马大车来到武安君府,向白起夫妇传达御旨,并简单转述了战报。白起夫妇旋即登车前往王宫。

  婷婷得知秦军损兵三万、主帅王龁负伤,心中悲悯不已、担忧不已。

  但一想及爱徒赵括初次挂帅就有如此佳绩,她亦着实为赵括感到骄傲。

  可是再想及君上此番召见白起,十有八九是要委派白起赴长平对付赵括,她又极是惶急哀伤。

  忽又想到她若跟随白起去了长平,或许能在赵括陷于险地时施以援手,这似乎也契合她的心意。

  然赵括率领的赵军与白起率领的秦军交锋,白起必定将赵军置于死地,她要救助赵括又谈何容易?

  诸般思虑情愫,俨如一只只无形的手,朝着各个方向拉扯她的心、拖拽她的灵魂!她觉得整个人都快被撕裂了,痛苦得难以忍受!

  白起的心亦是无比疼痛,他双臂紧紧搂着婷婷,不住的柔声安慰:“婷婷莫怕。会有办法的。”除了这两句话,他也实在缔构不出别的委婉妙语。

  婷婷不出声,眼泪盈盈溢出发红的双眶,洇湿白起的上衣。

  直到马车驶入宫门时,婷婷自白起怀里抬起娇躯,伸袖拭干了雪白小脸上的泪痕,随后又轻轻整理白起的衣襟。

  白起一霎有些恍惚,双手攥住婷婷的小手,嗫嚅道:“婷婷,你……”

  婷婷低声道:“你是武安君,我是武安君夫人,我们不能在御前失仪。”

  白起定了定神,微笑道:“恩,还是婷婷细心。”

  婷婷仰起乌眸,道:“老白,我谨记着我们的身份,也明白我们的身份应当承担怎样的责任,因此待会儿你与大王商议军务时,你定要为我军设计最佳的战法,确保我军克敌制胜。至于我,你不必心存顾虑,我非但不会埋怨你、妨碍你,若我能帮得上忙,我还会竭力帮助你。”

  白起骤然听到婷婷说出这席话,不禁愣住。

  婷婷丹唇浅弯,淡淡的笑容温和似春风,道:“我不是那种不识大体的无知之辈,我懂得分辨公私轻重。何况对我而言,老白是最为重要的人,我断不能为了其他人而妨害老白。”

  白起注视着婷婷,目光中凝聚的柔情与怜爱之意,深如海水。

  他从不怀疑婷婷的慧心与真情,适才之所以愣住,只是一瞬间被婷婷坚强的器量所震。

  婷婷洵然是坚强的。但婷婷也是慈蔼的。

  在爱人面前,婷婷无需掩饰自己的慈蔼。

  “老白,我与阿括终究是师徒一场,情义匪浅,倘若有机会援救阿括,我也将尽力而为,届时老白千万莫要阻拦我。”婷婷望着白起,幽幽低语,“我的这些话,连同先前那些话,并不是要拐弯抹角的和你做交换,我说的每句话皆是发自真心。我只希望你也理解我,就像我理解你一样。”言讫,双眸又流下两颗泪珠,晶莹凄美。

  白起伸手,温柔抚摸婷婷娇嫩的脸颊,含笑说道:“婷婷多虑了,我必然是理解婷婷的。”

  婷婷点点头:“恩……”

  白起凑过脸来,嗓音撩人的道:“婷婷也应承我一事,好不好?”

  婷婷问道:“何事?”

  白起郑重而温存的道:“你得待在我身边,让我保护你、帮衬你,你千万不可独自行动。”

  婷婷莞尔一笑,道:“好,我应承老白。”

  白起亲了亲婷婷的丹唇,笑道:“多谢婷婷。”

  马车停在高乾殿外,白起挽扶着婷婷下车,蔡牧引领两人走进殿内。

  白起夫妇向秦王嬴稷行礼毕,婷婷欲退下避嫌,嬴稷笑眯眯的道:“小仙女无需回避。”

  婷婷由衷感激君上的信任,袅袅屈身谢恩。

  相国张禄也上前来见礼,随后四人依次入座。

  白起夫妇坐在嬴稷对面,嬴稷把王龁的战报递给白起,道:“赵军固守了一年半,终于出垒,寡人原想着我军可趁势速战速决,谁知赵军在新帅赵括统领之下异常勇猛,竟使我军战败损兵,王龁自知不敌,故向寡人请求支援。寡人打算让白卿家去上党挂帅督师,降王龁为裨将,不知白卿家可有破敌之策?”

  白起剑眉微竖,俊朗的脸孔透着严冬般的冷峻之气,道:“赵军既已敢于出垒,微臣定当设法令其全军覆没。”

  婷婷登时全身发凉。她虽公私分明,且坚信白起定会帮她,然而“全军覆没”这等可怕的字眼一入耳,她如何能不替赵括担惊受怕?

  但此刻身在高乾殿,又是君臣议事的严肃情景,婷婷深知不可失礼,遂咬紧嘴唇,把头垂得更低,不让别人窥见自己的愁容。

  白起一只手悄悄伸过来,握住婷婷的小手。温暖关怀,情真意切。

  嬴稷也知婷婷惊慌,心底甚是不忍,可他毕竟不能耽搁正事,只得暂且放下私情,与白起说道:“寡人对白卿家之才深信不疑。白卿家此战若有所需,只管言说,寡人一定全力支持。”

  白起道:“微臣确有几个请求。”

  嬴稷颔首道:“白卿家逐一说来。”

  白起道:“微臣的第一个请求是,微臣赴上党之事,须严加保密。倘赵军获悉微臣督师,兴许又将固守不出,那会妨碍微臣的计策。”

  嬴稷道:“列国将帅皆惧白卿家之威,若知晓白卿家挂帅,十之八九都会退避自保,白卿家此虑极是在理。寡人与相关人员均将守口如瓶,宫中、国中、军中如有泄密者,立斩无赦。”

  白起继续说道:“微臣的第二个请求,是请大王指派一位善于绘制地图的博士或者匠师,随微臣先去长平北勘察地形。”

  嬴稷目露讶异之色,道:“长平北是一大片崇山峻岭,因地势过于险峻错综,至今未开通官道,也无商道,平日鲜有人迹,白卿家为何去那里勘察?”

  白起解释道:“正因为‘此路不通’,微臣才要去找出一条通路来,如此就可趁赵军不防,包抄赵军后方。”

  嬴稷喜逐颜开,击节赞叹道:“果然妙计!”

  白起接着道:“微臣的第三个请求,是请大王下一道谕旨给王龁,让他加固老马岭、黄土岭上的壁垒,营寨后方亦要设垒严防,不可疏忽。”

  嬴稷答允。

  黄土岭在老马岭北面,与老马岭相连。老马岭上原有赵军筑造的西垒壁,后来西垒壁被秦军夺去,赵军退至丹水东,两军对峙期间,秦军又将西垒壁往北延伸加筑到黄土岭,所以黄土岭也有了秦军的壁垒和关隘。

  白起续道:“微臣的第四个请求,是关于此战以后的部署。若此战的终局果真如微臣所期,四十五万赵军全军覆没,那对赵国来说正是伤筋动骨的巨创,我军须抢在诸侯干预之前,把握时机,灭亡赵国。”

  嬴稷听见“灭亡赵国”四字,惊得呆了!须知当今天下,魏、韩、楚三国早已被秦军打得萎靡不振,而燕国积弱已久,齐国又未恢复昔日雄风,东方六大国之中只有赵国仍属勇武善战的强国,一旦秦国拔除赵国这一劲敌,东方便再无秦国的对手,届时秦国要东征燕、齐也罢,南攻韩、魏、楚也罢,皆非难事,秦国要一统华夏,亦非难事!

  嬴稷寻思及此,心下对王图霸业的憧憬直似燎原烈火一般熊熊燃烧,朗声赞许道:“白卿家深谋远虑,不愧为大秦之栋梁忠臣!”

  白起道:“微臣的最后一个请求,是关于赵括的。”这句说完,转过脸看向婷婷。

  婷婷也抬起秀美的面庞,乌眸星波迷离的望着白起。

  嬴稷满腔的兴奋之情刹那烟消云散,拢眉微微一笑,道:“小仙女,我曾有承诺,只要我军生擒赵括,我定然饶他不死。我今日再向你保证,我非但饶赵括不死,我还将优待他、礼遇他,绝不让他受辱。”

  婷婷连忙避席肃拜,道:“臣妇多谢大王!”

  白起也陪在婷婷身边叩拜,道:“微臣多谢大王。”

  嬴稷温文的道:“你俩不必多礼,快平身。”

  白起扶着婷婷起身,婷婷左手轻轻的擦了一擦眼角。

  嬴稷胸口一窒,但觉愧疚难当,缓缓站起,歉仄的对婷婷道:“小仙女,我无法停止战争,只能做这些战后之事,请你勿怪。”

  婷婷礼揖,语声平和的道:“大王言重,臣妇不敢当。军政大事,本不容徇私,但大王仁义怜下、开恩宽待臣妇的徒儿,臣妇已然感激不尽。异日无论战果如何,臣妇都不会忘记大王的这份恩惠。”

  嬴稷凝望着婷婷娇弱的身姿,聆听着她贞良的话语,心中又是怜爱、又是感动、又是酸楚。

  所谓伊人,洵美且贤。

  将惜将护,却难圆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