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古代言情>飘渺烽烟>第116章 第一百一十六章,求援

  且说魏国丧师失地,魏王魏圉虽表面上向秦国屈服,内心却大为不甘,直想着要反攻秦国、洗刷耻辱。

  魏国众臣之中亦不乏赤胆忠心、铁骨铮铮的好汉,纷纷为君上出谋划策。大将晋鄙道:“大王,目下以大魏一国之力,不足以反抗暴秦,微臣建议三晋合力,共伐暴秦!”

  这一提议获得新任相国魏齐、信陵君魏无忌等人的一致赞同。

  但魏王魏圉却是皱着眉头,道:“韩国素来畏秦,赵国和秦国是盟国,这两家能与大魏联合吗?”

  魏无忌道:“王兄,赵国与秦国乃是宿敌,焉能永远和睦?赵国尚武百年,军队精强,必有与秦国争雄之心,而赵国之所以多年不与秦国一战,只因赵国农田少、粮草不丰之故。倘若三晋联合,我们大魏和韩国皆可向赵国供给粮草,赵国便无给养之忧。是故,微臣以为,赵国必定愿意三晋结盟,只要赵国先与大魏结盟,那韩国也定将趋附。”

  魏圉微微点头,道:“三晋的渊源和恩怨极为复杂,一旦结盟抗秦,难免要分个位次、推个盟主。韩国孱弱,定然是当不得盟主的,赵国自恃兵强马壮、能征善战,可会同意让我大魏作为三晋盟主?”

  魏无忌道:“届时赵军是伐秦主力,这盟主之位按理是要给赵国的。”

  魏圉闻言极为不悦,用力摆手道:“不成!不成!寡人绝不向赵国屈尊!”

  相国魏齐道:“大王,倘使您执意与赵国计较伯仲,赵国又怎肯冒险反秦?”

  魏圉冷笑道:“与其向赵国屈尊,寡人还不如像现在这样向秦国屈尊呢!反正横竖都是屈尊,向那最强最悍的屈尊,还不至于太丢脸!”

  魏无忌忙道:“王兄!赵国与秦国大不相同啊!赵国和大魏同出于先晋,数百年来虽有干戈,却到底是手足之邦,况且臣弟与王兄的长姐又是赵国平原君的妻子,我等与赵国王室总算是亲戚,面子上尊敬一下亲戚又有何妨?而大魏与秦国却是实实在在的仇敌,全无半分情义可谈啊!”

  魏圉仍是摆手,厌烦的道:“不成不成!寡人死都不向赵国低头!既然三晋结盟这般的麻烦,大魏大不了去找别的国家结盟!”

  魏齐道:“除开赵国,还有齐国和楚国也存反秦之志。”

  魏圉傲然道:“大魏断乎不能与楚蛮子为伍,齐国倒是可以拉拢结盟。”

  魏无忌愁容满面,躬身作揖道:“弃赵亲齐,实为舍近求远,还望王兄三思!”

  魏圉哈哈一笑,道:“无忌莫再多言,寡人主意已定!”便派中大夫须贾出使临淄。

  秦军在陶郡周围连年用兵、不断夺取齐国领土,齐国君臣早已恨得咬牙切齿。这时魏王来邀请齐王会盟,齐王甚是喜悦,与相国田单商议一番之后,回信魏王,称“如期赴约”。

  于是在这年的季春之月,魏王魏圉与齐王田法章会盟。

  这一年正是魏圉执政的第三年。

  魏国、齐国结盟的消息传入秦国,秦王嬴稷冷冷一笑,道:“魏圉鼠辈,反复无常。”

  魏冉微笑道:“如此也好,恰是给了大秦一个伐魏的理由。”

  嬴稷道:“舅父说得不错。”

  遂尔,嬴稷派魏冉和胡伤率军攻打魏国。

  魏王魏圉得知秦军来势汹汹,连忙调兵支援边境,又写信给齐王,要求齐国也出兵抗秦。

  然而齐王和田单并非真心与魏国结盟,他们当初同意会盟,旨在让魏国背离秦国,引发秦王怒火,进而使秦军竭力征魏,如此或可缓和秦国与齐国在陶郡一带的兵事。是以齐王收到魏王的信函后,并不出兵相助魏国。

  信陵君魏无忌一早就不信任齐国,遂在魏王的允可下,到韩国游说韩王出兵。

  韩王韩咎倒是个好心的,当真委派大将暴鸢带了五万甲士驰援魏国。

  十万秦军与韩魏联军激战,联军不敌,韩将暴鸢战败而逃,秦军共斩首联军四万。之后的一个月内,胡伤率军夺取魏国卷、蔡阳、长灶三城。

  魏王连忙又派使臣至秦营求和,称:“魏王受齐贼挑唆而对大秦不敬,悔恨不已,愿再度割地平息大秦之怒,并从此尊秦反齐。”

  魏冉接受了魏国的求和书,志得意满的率部启程回咸阳。

  胡伤似是战意未平,问魏冉道:“穰侯,怎的又要放魏国一马?”

  魏冉眯眼笑道:“若大秦与魏国久战,便是中了齐贼的奸计。如今魏王愿意尊秦反齐,这对于大秦在齐地的战事十分有利也。”

  胡伤点一点头,道:“还是穰侯计略深远。”

  两人回到咸阳后,秦王嬴稷升胡伤为中更,将卷城赐予他作食邑,又将蔡阳、长灶赐予魏冉,并提升了魏冉长子魏宏的爵位。

  魏冉和胡伤叩首谢恩。

  秦魏战事甫休,魏国又发兵伐齐。齐军虽不及秦军骁悍,但也绝非孱头弱旅,魏军与齐军鏖战了大半年,魏军战果甚微。

  魏王魏圉愁得坐立难安,有一次喝闷酒喝得大醉,竟与陪侍的男宠讲起国事来,悲怆的道:“寡人当政没几年,大魏国土一再为暴贼所占,如今想去东方扩张,又是事倍功半,寡人无颜面对列祖列宗哉!”

  那男宠素日有点小聪明,且喜献媚争宠,当即给魏圉出主意道:“秦贼、齐贼均强,大魏难以自秦、齐手中得利,何不转而去夺取弱国之地?”

  魏圉恍然开悟,“啪”的一拍大腿,道:“美人所言极是!”

  次日,魏圉在廷议时向群臣宣布:“寡人决定,攻韩!”

  信陵君魏无忌主张三晋联合,急忙劝谏道:“王兄,去年秦贼侵略大魏,唯韩王仗义援魏、不惜损兵,而今大魏岂可恩将仇报?况三晋内争,正是给了秦贼可趁之机,恐怕齐贼、楚贼亦将从中牟利!恳请王兄收回成命,切勿攻韩!”

  然魏圉此时只想扩张领土,根本听不进亲弟劝言。

  到了仲春之月,魏王以芒卯为主帅,大将崔据、曹岑、郝蒯为副将,发兵十六万攻入韩国。

  赵国君臣听闻魏国伐韩,直骂魏圉卑鄙无耻、鼠目寸光。

  但赵国君臣也十分忧虑。

  论军力、国力,韩国大不如魏国,若无别国干预,魏国只消假以时日便可灭亡韩国。

  而韩国这块膏腴肥肉,赵国怎肯由着魏国独吞?

  于是赵王命大将贾偃率领六万铁骑奔赴韩国,与魏军会合,谎称“助魏伐韩”,实则是要与魏国瓜分韩国的疆土。

  韩王韩咎被魏、赵两国的暴行气得病倒,躺在龙床上剧咳不停。

  “大韩……不能亡!”他急喘着道,“快去……向秦王求援!一定要说服秦国……出兵救我大韩!”

  韩国臣僚当然不敢怠慢,连月来车马络绎不绝的驶往咸阳,但秦王嬴稷以秦赵、秦魏的盟约为理由,拒绝干预三晋之争。

  到了夏末,魏、赵联军打到了韩国华阳城下。华阳城是韩国国都郑城北面的最后一道屏障!

  韩王韩咎陷入绝望。相国实在无法,只得去拜访一位年近八旬、常年抱恙的贤者陈筮,跪在他床前、痛哭流涕的哀求他赴咸阳游说秦王。

  陈筮风烛残年、又身患重病,本不宜出行,但念及国家安危,他便勉强支撑着精神,舟车劳顿的来到了咸阳相府。

  陈筮的声望,魏冉早有耳闻,因此相府上下热情款待陈筮。

  魏冉笑着道:“老先生已退隐了十余年,今日突然造访寒舍,必是有什么急事吧?”

  陈筮脸色土黄、病气沉沉,眼神却颇是悠然明亮,慢条斯理的笑道:“老夫并无急事。”

  魏冉眉梢一挑,斜眼睨视着陈筮道:“今年春夏两季,贵国陆续派来使臣向我们秦王告急,就在前几天,魏某又听说赵国人和魏国人已快要将华阳城攻陷,呵,也许此时此刻,赵国人和魏国人已经大摇大摆的进驻华阳城了。贵国国都诚然岌岌可危也,老先生怎却说‘并无急事’呀?”

  陈筮微微而笑,道:“敝国君臣本无负隅顽抗之志,来日赵军、魏军包围郑都,韩王只需送上一卷降书,从此向赵国称臣,也就可确保君臣余生富贵。是故,老夫赴秦非为急事,而是趁着残年四处游历耳。”

  魏冉听完这番话,不禁皱起眉头,暗忖道:“我与大王的原意是让三晋内斗相耗,可万一韩王向赵国投降了,赵国便有望统一三晋,而三晋一旦统一,对大秦就极为不利了。”

  魏冉旋即赶往武安君府,叫了白起夫妇一道进宫面见秦王嬴稷。

  秦王嬴稷在高乾殿正殿接见魏冉与白起,婷婷由希儿陪着在偏殿饮茶闲语。

  魏冉向嬴稷说明了个中利害,嬴稷稍稍拢眉,道:“现下出兵,只怕是为时已晚。咸阳城离华阳城有千里之遥,而且一路上都有深山密林,华阳城西边的群山更是出了名的陡峭险峻,用不了骑兵,只能徒步翻山,进军速度极慢,不像赵军、魏军是从北边、东边出兵,有大道可用骑兵和马车。我军若从咸阳赶往华阳城,最快也得二十日,那时恐怕魏赵联军已打到郑城,韩咎已出城投降了。”

  魏冉对白起道:“武安君,你有何见解?”

  白起神情平静的一揖,道:“大王,穰侯,按照常理,我军确实需要二十日方可抵达华阳城,因此赵军和魏军一定也料想不到我军将提前十日到达战场,那么我军正可杀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你说什么?提前十日!”嬴稷和魏冉均是大吃一惊。

  白起依然平静,抱拳道:“大王,微臣请旨,亲率七万精兵出征。微臣定能在十日内到达华阳城,歼灭魏赵联军。”

  嬴稷和魏冉虽觉白起之言不可思议,却都对白起的兵略信任无比。嬴稷笑逐颜开的道:“善,那就有劳白卿家再为大秦打一场大胜仗!”

  白起抱拳道:“微臣定不辱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