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古代言情>飘渺烽烟>第66章 第六十六章,宿敌

  这年巳月,王龁的妻子向氏生下一个女儿,取名钰。

  王钰满月之日,魏冉夫妇、白起夫妇、司马错祖孙、胡伤都带着礼物来到王龁家中贺喜。

  一名仆妇领着黄瑥与婷婷来至向氏的卧房内。

  向氏懒懒的靠在床上,脸色略显苍白,欠身行礼道:“见过穰侯夫人,见过大良造夫人。”

  黄瑥急忙过去扶住她,道:“婠儿,你产后身子虚弱,就别行礼了,你我又不用那么见外。”

  婷婷也凑到向氏床前,微笑道:“是呢,向姐姐也不必与我见外。”

  向氏莞尔。

  黄瑥道:“听说你身子虚弱,我和侯爷专为你挑选了好些滋补的药材食材,今天都带来了,已经拿到你家厨房,着人在整治。我还从府里拨了一名女医到你家中来,助你调养。你只管放心,你的身子很快就能复原。”

  向氏感激的道:“多谢穰侯夫人费心。”

  这时乳母将王钰抱到床头,婷婷看着那女婴,喜悦的道:“哇!钰儿真是个美貌的孩子!”

  王钰在襁褓中“咯咯”的笑。

  黄瑥慈声道:“哟,这小丫头,眼睛像她爹,颇是英气,鼻子和嘴巴像婠儿,秀气文雅!”

  向氏轻轻笑道:“阿龁也是这么说的。”

  婷婷自袖中摸出一枚缀了珍珠和流蠡珠的祥云结,放在襁褓上,道:“这祥云结是我亲手做的,祝愿钰儿健康成长!”

  向氏笑道:“好生漂亮的花结,多谢大良造夫人!”

  黄瑥又与向氏说了些抚养婴儿的经验,小半个时辰逾过,黄瑥带着婷婷离开,让向氏歇息。

  其时魏冉、白起、王龁、胡伤、司马错祖孙正在王龁家的客厅中品酒闲谈。黄瑥和婷婷来至客厅,坐到各自夫君身旁。

  白起给婷婷斟了一杯蜂蜜水。

  大凤站在魏冉的案上拍动翅膀,呱呱叫着飞向婷婷。

  婷婷抬左手一接,大凤稳稳栖落在婷婷的食指上,叫道:“小仙女!小仙女!”

  白起扫了大凤一眼,大凤“啊”的啼鸣,疾飞至房梁。

  魏冉瞥见婷婷左腕上戴着白色的珠子手串,问道:“小仙女,你这手串可是白玉珠子做的吗?”

  婷婷答道:“回穰侯,这并不是白玉珠子。这是今年寅月,妾身与老白在城里买到的一种贝壳碎块,当时妾身看那原材白润光亮,也以为是玉石,那商贩却说这是大海中一种巨大贝壳切割而成的碎块,名字很奇怪,妾身听了一遍没记住。老白买下那大贝壳碎块后,就做成了这条珠子手串送给妾身,作为妾身与他结婚三周年的纪念礼物。”话至此处,嫣然一笑,明丽不可方物。

  魏冉兴致大好,拍腿道:“哦!我晓得了!这种大贝壳应该是砗磲!当年周文王被商纣王囚禁,周文王的门客散宜生和姜尚用珍宝美女赎回主公,诸多珠宝之中就有这个砗磲!”

  婷婷灵动的乌眸瞪得大大的,道:“哎呀,砗磲!就是这个名字!穰侯着实是博学多闻!”

  魏冉笑得合不拢嘴,道:“哈哈,小仙女过奖,我只是碰巧对各类珠宝有所了解而已!呵,据我所知,砗磲有着‘海底灵玉’的美称,与小仙女的灵秀之气甚是相称!”

  婷婷凝视自己的左腕,低声哂道:“这白白亮亮的砗磲手串戴在我手上,也确实挺好看的。”

  白起轻执婷婷小手,笑道:“婷婷的肤色比这白砗磲手串的颜色更好看。”

  婷婷俏皮的睐了白起一眼,得意的道:“那是!”

  魏冉慨然道:“哎哟,白起,我真庆幸我及时提拔你当了将军!否则以你烹饪菜肴的厨艺与制作首饰的手艺,恐怕你会去经营饭馆或者开一家首饰铺吧?”

  白起握着婷婷小手,道:“属下只愿意为婷婷一人烹制菜肴和制作各种物件,因此属下不会去经营饭馆店铺。”

  婷婷笑容甜蜜,纤纤五指扣住白起手掌。

  魏冉笑道:“没有兵事的日子,大家像这样安安乐乐的谈天说地,诚是惬意!”

  胡伤道:“我们大秦在扩充骑兵,不急着与别国开战,那些国家倒也不敢主动造次。”

  王龁鄙夷的笑道:“那些国家,除非再结成个联盟,不然谁敢独自冒犯我们大秦?”

  司马错道:“三晋、齐、楚、燕,这六个国家都没什么大动静,恐怕皆在观望我们大秦。反而是那宋国,在泗上一带为非作歹,搅得当地的小诸侯们不得安宁。”

  魏冉笑道:“宋国乃是本朝最早分封的诸侯国,虽原先的王室已被戴氏取代,但新旧王室皆是高傲自大的主,现在的宋王戴偃又是个好战之人,曾从齐国和楚国手中抢走大片土地,还灭亡了滕国,可谓野心勃勃。泗上那些蕞尔小国,早就被戴偃视作囊中之物啦。”

  胡伤道:“可泗上一带乃是齐国的势力范围,宋国若侵略泗上诸国,那就是得罪了齐国,新仇旧恨加一块儿,齐国必然要和宋国开战。”

  王龁摸了摸下巴,道:“齐国这几年是和赵国过不去,如果齐国想全力与宋国开战,那就得先与赵国修好。而齐赵一旦结盟,对我们大秦是大大的有害呀!”

  王龁之言颇是在理。齐国财力雄厚、赵国兵强马壮,这两国一旦联合,正是互相取长补短,势必给秦国造成威胁!

  但魏冉脸上丝毫没有忧虑之色,他右手捋须,笑得轻松自在,优哉游哉的道:“即便齐赵结盟,咱们也没什么好怕的。嘿嘿,我还就盼着齐赵结盟,然后齐国一门心思的去打宋国!”

  王龁困惑道:“恕属下愚昧,还请穰侯详说!”

  魏冉道:“以齐军的实力,攻打宋国虽然不见得能轻取,但只要齐国的决心足够强、锲而不舍,宋国最终是必败无疑的。而宋国的国主虽已是戴氏,但国号未变,仍算是周初分封的‘三恪’之一,在华夏族列国中地位崇高,并且宋国国土丰饶、财富无限,若是齐国灭了宋国,其余列国无论是为了维护周朝尊制,还是嫉恨齐国独吞宋国的土地财富,都一定会与齐国为敌,那样一来,即便齐赵结盟,赵国也会倒戈。其实对我们大秦而言,齐国之所以能称得上是个劲敌,倒不是因为齐国国力有多强,而是我们与齐国不接壤,我军不方便去攻打齐国。倘若能借别国之手打击齐国,那对我们大秦就大大的有利了。”

  王龁一拍脑袋,笑道:“原来如此,还是穰侯高明!”

  白起道:“列国之中,最希望打击齐国的,应是燕国。”

  魏冉颔首道:“不错,齐国当年借着‘子之之乱’进攻燕国,害得燕国差点亡国,燕国与齐国的仇恨,可谓不共戴天。”

  婷婷道:“子之之乱?可是因燕王哙禅位于相国子之而引发的燕国内乱?”

  魏冉笑道:“哟,小仙女知道‘子之之乱’?那会儿你还没出生哩!”

  婷婷讪讪的道:“妾身曾听师父讲过罢了,但师父讲的‘子之之乱’的经过,妾身早已记不清楚了,只依稀记得燕王哙禅位于相国子之,然后燕国就内讧了。”

  魏冉笑眯眯的道:“哈哈,我来详细的与你述说一遍。事情是这样的,二十六年前,燕王哙信奉儒家的禅让之说,废黜了太子姬平,自己也退位,把王位禅让给了相国子之。当时燕国的大将市被心有不甘,便率领军队攻打子之,却不敌,之后又改攻废太子姬平,也未能得手。后来市被的军队被子之的军队打败,市被本人被处死,子之又派兵捉拿姬平,姬平逃往无终山,姬平的弟弟姬职流亡韩国。姬职就是现任燕王哦。”

  婷婷脑海中一片混沌,蹙着细眉喃喃道:“子之之乱,当真混乱得很呐……”

  白起紧紧握着婷婷之手,微微一笑。

  魏冉续道:“燕国那么一乱,齐宣王田辟疆便趁机打着‘讨伐子之、匡扶燕国王室’的旗号发兵攻燕。燕国军民以为田辟疆是真心平乱,故而未曾抵御齐军,甚至还夹道欢迎。谁知齐军占领燕国蓟都之后,不仅没有匡扶燕国王室,反而烧杀抢掠、无恶不作,退位的燕王哙羞愤不已、投缳自尽,齐军又捣毁燕王宗庙、抢夺燕王礼器,燕国国民怨声载道。当年的中山国也借机攻占了燕国数十座城池,燕国已然面临着亡国之险。幸好赵王雍怀有吞并中山国之心,不愿燕国就此灭亡,于是将流亡韩国的姬职邀入赵国,立为燕国新君,再派赵将乐池护送姬职回燕国主持大局。”

  婷婷问道:“那么燕国的废太子姬平呢?他逃到无终山之后,有没有再回到故乡啊?”

  魏冉笑道:“其实齐军在燕国烧杀抢掠的时候,田辟疆为了安抚燕国百姓,就派人找到了姬平,并把姬平送回燕国,这是在姬职归国之前的事了。然而齐军并未停止恶行,所以燕国的军民仍然痛恨齐军,而且也顺带痛恨齐国扶植的姬平。姬职以燕王身份归国,百姓甚是喜悦,而姬平却极力反对,乃至发兵攻打姬职。姬职原本是敌不过姬平的,但姬职得到了燕易后的支持。燕易后正是咱们大王的姐姐,是惠文王的女儿,她当时写信向惠文王求援,惠文王遂联合魏国一同发兵入燕,击溃姬平的军队,处死姬平。齐军眼瞅联军势大,也就撤出了燕国。遂尔,姬职真正成为了燕国国君。”

  听完这个复杂的故事,婷婷脸上尽是凄愁,道:“怎么又是手足相残……太惨了……”

  魏冉哈哈笑道:“王位这个诱惑太大嘛,所以同胞手足也会争个头破血流、你死我活的!”

  婷婷依然愁眉不展。

  白起抚了抚她的胳膊,柔声道:“婷婷,你不用难过。争王位也好、手足相残也罢,那些坏事与我们并没有一丝一毫的关系,因此我们无需多想。”

  婷婷嘴角浮现淡淡的笑容,点一点头道:“恩,老白说的对。”

  司马错道:“倘使燕国能够打击、削弱齐国,那确实是给大秦省了不少麻烦。”

  胡伤道:“燕国一国之力绝不是齐国对手,燕国真要伐齐,应该也会联合其他几国。”

  魏冉笑道:“到了那一天,我们自然会知晓燕国将如何伐齐,眼下我们只需耐心等待、静观其变。”

  一个月后,韩国公子成阳君与周天子来到咸阳朝见嬴稷,韩国向秦国献上武遂二百里土地。

  而成阳君与周天子刚离开,魏国的使臣也赶来咸阳,献上河东四百里土地。

  嬴稷龙颜大悦,笑着与白起说道:“韩王、魏王是惧怕白卿家再去打他们!”

  白起揖道:“韩魏所惧,乃是大秦的国威军威,绝非惧怕微臣一人。”

  嬴稷笑道:“白卿家自谦了。”又问魏冉道:“舅父,韩国、魏国都来乞怜了,你猜赵国会怎么做?”

  魏冉微笑道:“赵国君臣既高傲又倔强,绝对不会像韩魏似得割地讨好大秦,他们反而会讥讽韩魏胆怯。”

  嬴稷道:“那么赵国会不会愤然进攻我国?”

  魏冉答道:“目下三晋无法联合,赵国以一国之力攻秦,实无异于以卵投石,毫无胜算。不过,赵国可以寻个三晋以外的盟友。”

  嬴稷冷然笑道:“燕国弱,楚国蛮,这两个国家都是赵国瞧不上的。放眼东方列国,赵国只能选择齐国作为盟友。”

  魏冉躬身一礼:“大王睿智!”

  作者有话要说:

  本章关于“子之之乱”和燕昭王身份(姬职还是姬平)的描述是参考了【郾王职作武业著(鐯)剑】的考古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