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古代言情>亦醉亦歌亦山河>第70章 弑君

  常歌收了嬉笑神色,严肃道:“不过……这次忽然将先生和吴御风押入锦官城,究竟所为何事?”

  卜醒瞬间沉了脸色:“不知。世子不问政事,我消息滞后不少。只知道是上面的意思,恐怕是觉得二人皆为荆州大将,不肯放归。”

  常歌急问道:“有无性命之虞?”

  卜醒摸了摸下巴,仔细回忆了一番:“应该……没有吧……今日宴饮,听主公的意思,开春还要和荆州重修于好,当是不会手段过激。”

  他忽然想起了今日宴会上怪里怪气的司徒玄,问道:“你和当今太子有过仇么?他今天又是逼问又是摔杯子的,点名要见你。”

  常歌不解道:“当今太子?谁啊?”

  卜醒拍了拍脑袋:“你还说呢,我都给搞忘了。那一堆姓司徒的,全是单字,我又不熟,全然不记得。不过,今天听他的意思,像是来给以前你新野杀的那个人寻仇的。”

  “……新野杀的那个……”

  常歌回忆了一番。新野一役的主将,正是那位身为卫将军,却护不好祝政的司徒空。

  他问道:“难道是司徒玄?”

  卜醒摇了摇头:“可能吧,我记不太清。”

  常歌则肯定道:“说不定真是他。他是司徒空的胞弟。可能……真是来报仇的。”

  卜醒规劝道:“所以说,你最近收着点,不要天天往天牢跑。最近情势风声,总是有些怪怪的。”

  卜醒招了招手,示意常歌上前。常歌凑近后,他方才低声说:“你注意到没,最近主公身边,跟的都不是破军。”

  “我最近没见着主公。”

  “我忘了,你最近每日都钉在天牢了。”卜醒压低了声音,继续说,“破军但凡出动,定是主公亲自交待的大事。我这心中,最近不知为何,老是惴惴的慌,总感觉……要出事儿。”

  常歌皱眉道:“锦官城里,应当出不了什么事儿吧……”

  卜醒摇了摇头,低声说:“但愿。”

  ******

  寅时三刻。

  锦官城的小阙楼失了鼎沸人声,万籁俱寂。市井街道再无白日里的热闹熙攘,陷入一片沉睡的寂。

  快到新年,除了家家户户门口庆贺的大红灯笼之外,整个城中再无其余灯火。

  一匹黑色快马疾驰而过。马上之人特意选了黑色衣衫,匿于锦官夜色之中。马蹄疾疾,夜风拂过,只空留了灯笼轻微地摇。

  此人身背长剑,一路疾驰至锦官城宫门,看守的兵士一时没认出来人,喝道:“宫闱禁地,来者何人!”

  此人下马,亮出了身上的令牌。

  兵士急忙行礼,问候道:“属下有罪,不知赵将军归来,竟冲撞了将军。”

  破军将手一扬:“无事。”

  他迈开步子向着宫城中走去,背上背着一把长剑形状之物。此物以白布包裹着,看不太清楚。

  ******

  卯时一刻。

  辅国将军府。

  深冬日出的晚,院中一片静寂。除了正门。

  大清早老有人不住地拍门。门童窝在门房之中,只想装死求个清静。他裹了裹自己的小袄子,翻了个身面朝里躺着了。

  咚咚的砸门声没有将门童惊醒,却引来了府邸主人,正在晨练的张知隐。

  张知隐将门一拉,来人便直往里闯。他信手将此人右臂一拧,来人立即背过了手,疼的大叫:“知隐将军住手!吾乃好人!”

  张知隐将其黑色兜帽一摘,发现此人颇为眼熟,似乎曾在哪里有过一面之缘。他将人一推,说道:“清晨入院,鬼鬼祟祟。尔乃何人。”

  来人向他行了一礼,恭敬答道:“我是吴国羊丞相府上长史姜怀仁,有一要事,需和将军借一步说话。”

  张知隐终于忆起在何处见过此人——建平一役后,他缠着要去常将军主帐,结果被轰了出去。

  张知隐沉了面色,冷声道:“你有何事,就在此处说吧。”

  姜怀仁接连说道:“此处多有不便。事出紧急,又关于常将军,还望将军谅解。”

  张知隐颇为怀疑地看了他一眼,这才向后退了一步,供他闪身而入。

  姜怀仁进了门便急急地往里走,张知隐跟随中暗自惊讶,此人首次来张府,居然有如穿行自宅一般。姜怀仁引着张知隐来到了后苑竹林之中,又警惕地望了一圈,这才开口道:

  “刘主公要杀祝政。”

  张知隐奇怪地瞥了他一眼:“我不认识甚么祝政。”

  “知隐将军无需隐瞒。你知我所说是谁。”

  张知隐不语。

  姜怀仁接着说:“此事应当知会常将军。”

  “不可。”

  “若不知会,知隐将军打算如何处置?”

  不能知会。张知隐在心中思索着。倘若常歌知道了,定会不管不顾要放他走。这样一来……私劫囚犯、通敌叛国,若是这两个罪名成立,也许……就再也回不了益州了。

  若不知会……

  张知隐心中隐隐想起了常歌不眠不休驰骋三千余里地至滇南,想起了常歌一试握弓之时发颤的手,想起那偏了一寸的箭。

  “此事交予我来办。”张知隐简短答道。

  若是一定要有一人为此做出牺牲,牺牲将军还不如牺牲他自己。

  姜怀仁问道:“交予你,祝政会跟你走么?交予你,不过是再多牺牲一人。”

  张知隐看他一眼,问:“你是何处来的消息?又缘何要通知我?”

  姜怀仁答道:“我早知益州军至武陵山斋寻找玉剑怀仁一事。今日寅时三刻赵渊背着剑业已进了宫城。此后没多大会儿,一溜文臣趁着深夜被召进了宫。”

  他压低了声音:“一个武将也没有。我想,此事何意,将军心中应当昭然了。”

  张知隐沉了面色,似在思索。

  “话我便带到这里。具体如何做,你自行决定。”

  姜怀仁传完话语,拜而出。

  “知隐。大清早发什么呆?”

  孟定山刚收拾好,提着长命刀刚想找张知隐晨练,却发现他无端地站在后苑正中,对着一片婆娑竹影想得出神。

  “无事。”

  张知隐收了心神,回身便往府邸门口走。

  孟定山叫住了他:“今日晨练呢?”

  张知隐头也未回,随意摆了摆手:“今日不练了。”

  ******

  荆州。

  巴陵云溪行宫。

  荆州世子池日盛披麻戴孝,举着荆棘条跪在殿外。云溪处在江边,大江的湿气混着冬日的寒风,将世子冻的鼻尖发红。

  一阵可怖的咳嗽声自殿内传来,此声苍老,阵发的咳好似不能自已,听起来,还带着些喘不过气的窒息。

  世子池日盛揪心地听着——梅相的病何时变得如此严重,他又是如何全然未注意到,他以前挥斥方遒的老师现下居然变得如此衰老虚弱。

  他还以为,他的老师,永远不会老。

  就像幼时摸着大司马司徒信的铠,觉得他永远不会败一般。

  公父的逝去,让池日盛第一次惧怕了起来。公父走的那样突然,甚至连临终的托付,都未来得及说。

  他怕身边的人一个个逝去;怕朝臣满座,却再无两位文武老师;更怕荆州覆灭于己。池日盛第一次感受到荆州日薄西山的悲凉。

  他懊悔。

  池日盛听着殿内的咳喘声从剧烈转至平息,开口喊道:“日盛负荆,请老师罚。”

  *

  看过陆阵云送来的卷宗,梅相定了心,精神也显然好了许多。他有时喘得不能自已,好像空气骤然变得稀薄,他只能尽力大口呼吸,直到头脑都一片发虚。

  视线模糊之间,他像是看到了七八岁的池日盛,那时候,他还未取表字,只叫池览。大司马司徒信一脸高兴地抱他进了頖宫,恶意地向空中兜了兜,吓得小世子面色发白。

  梅和察也看得心惊胆战,急急地制止了胡闹的司徒信。

  司徒信将小世子往地上一放,池览递过了竹简,眨着忽闪的清澈眼睛,脆生生地说:“请老师查书。”

  小世子朗声背的很好。煞有介事背着手的样子,像足了小大人。

  残影繁乱,梅和察的这口气终究还是缓了上来,他模糊中听着外面有动静,问道:“殿外何人?”

  刘世清低声答道:“世子已跪了一夜,举荆请罚。”

  梅和察大惊:“这怎使得!快请快请。”

  刘世清退而出,不一会儿便带上来了低头俯身手举荆条的荆州世子池日盛。世子跪了一夜,梅相的病重让他心惊,更让他愧疚金陵城狂雨的夜晚。他低低俯身,不敢面对梅和察的病容。

  梅相见他举荆不起,问道:“世子这是何意?”

  “日盛大谬,请老师罚。”

  “尔乃封地之主,这如何使得!”

  世子不语,仍躬身举荆:“老师不罚,日盛便侯至老师责打为止。”

  梅和察当即要下床行礼,刘世清见势立即上前搀扶。梅相全身带着些战抖,一如冬日狂风中的枯草,他缓行叩拜之礼,池日盛见状立即撤了荆条,上前便要扶起梅相。

  梅相缓而决绝地推开了池日盛扶起他的手,缓声说道:“封地之主,当胸怀天下。世子无需向老臣请罪,但求此后早朝晏罢、昃食宵衣,励精图治,无愧于……荆州河山。”

  池日盛扶起梅相的手在空中滞了滞,转而合手道:“老师教诲,日盛铭记于心。”

  言毕,他坚决扶起梅相,将他搀至床榻上,说道:“此前日盛昏庸,竟做了不少荒唐之事……但公父之事,绝非日盛以下犯上、有心谋逆,请老师明察。”

  梅相缓缓地摇了摇头,低声道:“逝者已逝,追寻这些,也再无用了。眼下该想的,是荆州现下如何在六雄中立足。”

  池日盛忽然躬身拜礼,诚恳道:“老师!此前乃我昏聩,还望老师不弃,救亡图存,辅我荆州!”

  梅相当即扶起池日盛:“世子言重。此乃为人臣之本分。只是,日盛啊……”

  “老师请讲。”

  梅相轻咳两声:“我知你因驭马一时,一直对先生怀恨在心。可封地之主,应要有公器之心,更要忍寻常人所不能忍。

  此要求是荒谬,然先生确有雄才,能保我荆州文昌武盛。此番先生被你罢黜,益州滇南即刻联手,将我荆州逼迫到此境地。还望你能仔细思量其中利害之处。勿要再小不忍而乱大谋。”

  池日盛低了头,轻声说:“老师说的是……只是不知现下先生所在何处,我愿再次驭马请回先生。”

  梅和察道:“先生说,他自有脱身之法。此事你勿用挂心了。只是……封地不可一日无主,日盛啊……你准备准备,这几日便要有继承大典了。只是委屈你,江陵现在的情况,无法回宗庙祠堂,只能在云溪行宫简单办理。”

  池日盛点头道:“情况特殊,此事但凭老师安排。”

  梅和察点了点头,衰老的眸中却闪着火:“此番,本想以新城郡换来一时和平,未料到益州出尔反尔,欺人太甚!我……我荆州万里锦绣河山,再不容他人所侵犯!”

  刘世清静静看着终而不再离心的二人,忽而对来年开春充满了希冀。

  作者有话要说:  **张知隐:我掉马了么?我掉马了吧……我什么时候掉的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