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古代言情>旷古奇侠>第六十章 齐聚泰山,大结局(下)

更新时间2011-12-16 18:04:17 字数:2377

 “哼,无知!”成空,虽然心有忌惮,但是却并不怕,因为他今日相信笑道最后的只有自己一人而已,所以谷丘陵的笑声并非影响到他。

  随着威烈和天齐仁等人的遗骸从空而降之后,众人方醒悟开来,他简直就是疯子,恶魔。

  “阿弥陀佛!”智远方丈摇头叹息。

  “哈哈,秃驴阿弥陀佛也无法改变你们的今日命运!”谷丘陵哈哈一笑顿时劲力顿发:“去死吧你们!”

  “你得对手是我!”成空随即太极一挥尽数卸去谷丘陵所发的劲力。

  “哼,那我就先让你死!”谷丘陵那个恨啊。

  “来吧!”成空也是气势高涨。

  “魔音天波震!”谷丘陵咆喝一声,顿时五岳盟众人除了仅有的数人之外其余皆闭耳以免受其侵扰。

  “果然厉害!”成空随即一招太极图而去,相比抵消了对方的第一招攻击。

  “哼,还有后找,看你能抵御的了何时!”谷丘陵不屑一顾,因为他今日还有最强击一招。

  “潜龙吸水,四海归田!”成空使出自己刚完善不久的神功,他取名为《降龙神掌》取其名因幻龙由他而生,失踪逃不脱他的手掌之心。

  天空中的战斗如火如荼,地上的扰音却不绝!智远方丈,顿时强撑身躯口念佛语曰:“般若波罗蜜!”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伴随着他每一句的禅语,金刚随盛,就在鼎盛之际,只见智远喝:

  “佛光初现,金顶佛灯,佛动山河,佛问迦蓝,佛光普照,迎佛西天,天佛降世,佛法无边,万佛朝宗,如来灭魔!”

  随即一尊偌大的佛尊光芒四射,将燕南天他们罩住在下方,阻扰者谷丘陵的魔音功。

  “秃驴,你有一招,稍后解决你们!”谷丘陵,没想到少林还有如此一招。

  “奔雷袭~”谷丘陵随即朝成空再次一击。

  “困龙升渊,飞龙在天!”成空随即发出第四招。

  谷丘陵的一招犹如倒,成空的招式如龙,终究是刀屠龙还是龙吞噬刀。

  就在天空中彼此交际之下,龙险胜魔刀,而直冲九霄,似乎在表示他得愤怒。

  “心魔音!”

  “翔龙游云!”

  天波阵阵饶人心魂,翔龙不断鸣叫似乎表现不满,成空的脸色也呈现出汗珠。

  “燕兄,怎办?”天空中的佛光已渐渐消弱,只见智远方丈身躯摇摇欲醉的摸样,显然是内劲不足的缘故,中行子不由地有些些担心起来。

  “我们前去助他一把!”燕南天随即拖着疲惫的身躯将全身劲力朝智远身躯而去,随着两道强大的内劲从外面传来,智远方丈顿时心神大振,佛光也随即强盛起来。

  随着战斗的继续,伴随着空中的战况越加激烈,先后丐帮开宗祖师曹羽,丐帮立派祖师秦汉,戒律院首座智信,达摩院首座智通,罗汉堂首座智玄,晋成武,丐帮第二代帮主王斌、六大副帮主夏启、商承、周继、周侗、童渊、丐帮供奉:范轩、中行子;丐帮六大长老:隋唐、宋元、明清、唐辞、宋斯、元趋他们相继出手输送内劲,方可抵御天空中的战斗影响。

  “小子,有你的,看你如何能够阻挡的了!”谷丘陵与成空打斗的骑虎难下,随即谷丘陵又是一招:“魔音觉!”

  “哼,就看你如何?”成空也是随即出招:“神龙摆尾,九霄龙鸣!”

  “最后一击,看你能奈我何!”谷丘陵汇聚全身内劲奋力一击:“魂梦飞!”

  “龙血玄黄!”成空也随即出了一招,只见空中顿时大爆炸起来,下方的人不由仰望上空。

  龙血玄黄;比喻战争激烈,血流成河,出处:《周易?坤》:“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可见威力如何?

  “哈哈,我才是天下第一!”谷丘陵的一句话,让众人为之一震,难道我们败了吗,如果真是如此那天下只见还有谁能够抵抗的掉此大魔头啊,要知道此刻他们接连输入内劲,此刻连逃生的力气都没有。

  就在众人胆战心惊的时候,突然天空中的变故再次发生只闻空中传来:“来也空空,去也空空,何苦来载,何苦来载!”

  他还没有死,哈哈!此言一出,众人不由苦笑一番,今日可谓是七上八下生死来回,历经一声也不过如此。

  “来也空空,去也空空,何苦来载,何苦来载!哈哈,何苦来载,何苦来载!”谷丘陵则是疯癫哈哈大笑起来,随着他口吐鲜血直坠而下,空中却传来他最后一句:“何苦来载~”

  “阿弥陀佛!”智远方丈对着谷丘陵念经一番。

  “哎~何苦来载,来也空空,去也空空!”

  “各位,晚辈现行离去,还望恕罪,山水永相逢,后会有期!”随着成空抛下一句话后,众人醒悟开来。

  “师傅!”王斌来到曹羽身边扶着他道。

  “师傅没事,斌儿丐帮交到你的手上,师傅也放心了,希望你将他发扬光大,为师不望你将丐帮发展成武林第一大派,只愿你们不忘正义!”曹羽说着看了看天空中,那远去的仙鹤身影。

  “谨遵师尊教会!”王斌很是恭谨。

  “我们也走吧!”燕南天在成武的扶持之下,随即众人也相继离开了泰山,这一场大战以谷丘陵身死,五岳盟分解结束,从此在江湖中除名。

  而一战定乾坤的莫成空则是从此销声匿迹,五十年后江湖上却只流传者一句:“仙鹤现,灾难无,一掌出,恶魔除!”

  五十年后,丐帮帮主王斌在得成空传授《降龙神掌》之后,带领着丐帮,不到十年发展成为武林第一大帮,而《降龙神掌》则自此成为丐帮镇帮之宝,同时也是每一任帮主必习之技;而少林则是在智远方丈的推陈出新下凭着《佛曰如来》一举成为武林泰斗。

  十月十二日注定着是一个特别的日子,古渡镇盘龙峰,只见燕南天师徒,中华天带着左右两坐使,以及少林昔日方丈智远,戒律院首座智信,达摩院首座智通,罗汉堂首座智玄,以及丐帮的两任帮主三大巨头曹羽,秦汉,王斌,纷纷齐聚于此鹤立于山峰之巅,而伴随着两只仙鹤的鸣叫,众人抬头望去,只见盘旋于空中不时鸣叫仙鹤上面端坐着三人,不一会宛如天仙般缓缓而至。

  (终于大结局了,这是我得第一本武侠小说,有些兴奋,也有些激动,虽然不是很好,但是却难以抑制内心的喜悦,曾今不知何时是那么希望能够写出如大师般的作品,却时隔多年未曾想,今日能够圆梦,原本还有好多构思,但是不得已情况之下还是提前结束!希望日后能够创造出更好的武侠作品。接下来‘苍凌延生’将写第二本仙侠小说《梦幻奇异录》,敬请期待!)

少林之《佛曰如来》

更新时间2011-11-22 17:38:48 字数:72

 《释迦摩尼》

  佛光初现,金顶佛灯,佛动山河,佛问迦蓝,佛光普照,迎佛西天,天佛降世,佛法无边,万佛朝宗,如来灭魔。

  此外,传说中还有第十式:天地重生

玄冰烈火掌

更新时间2011-11-22 17:39:01 字数:346

 《玄冰烈火掌》:冰封世界、烈火地狱、冰火重天

  【玄冰掌】第一招:寒雪如霜、第二招:冰天雪地、第三招:冰封千里

  第一招:寒雪如霜,导致对方阳气不足,俗话说的好“阳虚则生寒”。对方全身宛如身临冬天一般寒冷,内力不足着,容易昏睡而死。

  第二招:冰天雪地:主证为畏寒肢冷,疲倦乏力,冷汗自流,苔白,舌质淡,脉细无力。

  第三招:冰封千里:冷汗出,恶寒,手足厥冷,气息微弱,喜热饮,舌淡,脉微欲绝。

  【烈火掌】第一招:赤火烈焰、第二招:燎燃四野、第三招:横扫八荒

  第一招:赤火烈焰,导致阴虚生内热,全身犹如火焰焚身。

  第二招:燎燃四野,低热颧红,手足心热,盗汗,口燥咽干,舌红无苔,脉细而浮有力,重取则无脉。

  第三招:由于阴液不足,“阴虚生内热”所致。汗多而粘,口干喜冷饮,烦躁,面色潮红,畏热,舌红而干,脉虚数而无力。

无极神功

更新时间2011-11-22 17:39:14 字数:1302

 【练功表现】

  此神功,无极演太极,感悟天地阴阳两仪,自修炼本神功之日起,体内逐渐充盈阴阳二气,需经历九九百十一天的冰与火的考验,所表现特征分阴阳二证,阴证者:面色暗淡,精神萎靡,身倦肢冷,气短懒言,口不渴,尿清便溏,舌淡,脉沉细无力;阳证者:面红身热,神烦气粗,声大多言,口渴饮冷,尿赤便干,苔黄,脉数有力。周而复始神功方可连成,倘若中途放弃意志不坚定者定会走火入魔,切记,切记~。

  【口诀】

  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气顺布,四时行焉。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五行之生也,各一其性。无极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

  【方式】

  “太极”即圆心,而圆心的出现是和圆周运动的发生同时刻的。体内真气慢慢旋转起来后,逐渐形成为一根中空的云雾气柱,云雾气柱的进一步加速旋转,就在上下两端产生离心力,离心力使得云雾中的清阳游走于全身充实四肢,打通奇经八脉。浊阴下降行走于人体五藏,归入六腑,洗髓全身百窍。历尽七七四十九周天,阴阳汇源丹田,盖造化之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生克循环,运行不息。

  【招式】

  盘坐而静息,眼闭心生诀;行运任督脉,奇经八脉走;意随心来动,手臂来汇聚;上下合阴阳,左右生太极;淡定神气息,有我方无敌。

  第一层:自无极而太极

  无极,极化谓太极,去极化达无极。道者万物玄同圆觉之修,尽归者此无极也。无极而太极,不明此而修者,必不得至易之门,谨此。

  所谓无极,即非无极,是谓无极。无极而太极,太极者,一气也。天地未分之前,元气混而为一,一气所判,太极既分,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一动一静,各一其性而言之也,以象观之谓一阴一阳。若非一之,则其一体而运,非相,非非相。为以一之,故得互为其根,成就两仪。两仪立,阳变阴合,化中偏正,万象成焉。

  需耗时九九百十一天,也就是九九八十一关,方可小成。

  第二层:天演自万象成

  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气顺布,四时行焉。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五行之生也,各一其性。

  阳变阴合,化中偏正有差,万象成焉。如于道经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三乃阴阳归极中也,偏正出万象。

  五气(气):水、火、木、金、土。四时(质):木、火、土、金、水。气质并行,是生万化也。五行一阴阳也,……:此明于生化之道,破五形相归阴阳,阴阳非相即归太极,极亦非,是则无极。

  五行之生也,各一其性。一其性者是取定相而定之,故有以分之;所谓定相,即非定相,故得五行之周行也。

  运功七七四十九天,方可大成。

  第三层:生克循环不息

  无极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乾道成男,坤道成女。无极之真者,非动,非非动之体也。二五者,五气、四时也。二五之精者,精微稽极,感化之体也。妙,玄玄所成也。通书之言‘几’者,当谓于此。凝,凝滞,是成相体也。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

  功成需六六三十六周天,方可圆满。

  

《鬼魅百折手》

更新时间2011-11-22 17:39:25 字数:38

 《鬼魅百折手》近身攻击。

  第一式:探囊取物、第二式:如影随形、第三式:随心所欲

《蹑云步》

更新时间2011-11-22 17:39:39 字数:243

 《蹑云步》

  轻功:飞檐走壁、蜻蜓点水、踏雪无痕、燕子穿云、蹑云逐月

  蹑云nièyún

  1.高耸入云。

  宋袁褧《枫窗小牍》卷上:“汴京故宫,蹑云蔽日,常在梦寐,稍能记忆。”

  2.腾云。

  晋葛洪《神仙传·刘根》:“仙道有升天蹑云者。”宋苏轼《武昌钢剑歌》:“雨馀江清风卷沙,雷公蹑云捕黄蛇。”清张景崧《晚渡平望湖同舟话旧》诗:“空江鸦散遥冲雾,绝巘樵归尽蹑云。”

  休迅飞凫,飘忽若神,凌波微步,罗袜生尘。动无常则,若危若安。进止难期,若往若还。转眄流精,光润玉颜。含辞未吐,气若幽兰。华容婀娜,令我忘餐。

降龙神掌

更新时间2011-11-22 17:39:52 字数:90

 《降龙掌》

  潜龙吸水、四海归田、困龙腾渊、飞龙在天、翔龙游云、神龙摆尾、九霄龙吟、龙血玄黄、傲龙无双(龙血玄黄;比喻战争激烈,血流成河,出处:《周易?坤》:“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太乙真经

更新时间2011-11-22 17:40:10 字数:579

 《太乙真经》内功修炼

  吞吐自然,放释全身,心静意专,合乎然法,内外三合,节节贯通,气随意行,内外合一,奇经八脉,畅流全身,金刚护体,随意而行。

  太乙真经具有调理身、心的养生功效:呼吸自然,周身放松﹔心静意专,神态精神﹔内外三合,节节贯通﹔任凭阴阳,身法中正﹔意到气到,气随意行﹔内外合一,神形兼备﹔奇经八脉,畅流全身﹔太乙五行,人分阴阳,五行相生则阴阳和顺,五行相克则阴阳不调,和顺者免疾病,不调者积痼成病。然而,五行依其五形相克之数,调节阴阳平衡,讲内调温养,至阴至阳,驱邪扶正,顺其自然,练功不辍,阴阳平和,益寿延年。尤其是在摊开双掌一开一合,运动全身各部的方式和舌抵上腭、接通任督两脉的真气运行于人体,还需要配合均匀的深呼吸与横膈运动,尽量做到心静意长,精神贯注,整体合一,内外合一。

  《太乙真经》:内功心法

  前篇:无极生有极,有极是太极,太极生两仪(即阴阳),两仪生四象(即少阳,太阳,少阴,太阴),四象演八卦,八八六十四卦。乾为天,坤为地、震为雷、巽为风,坎为水,艮为山、、离为火、兑为泽,天地为八方。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太极生八卦,八卦归太极

  《太乙真经》:太乙剑法

  太乙剑诀

  秦皇横扫天下定,虎视群雄鬼神惊。

  宝剑锋利磨到处,虚空蹑步登太清。

  莫道苍穹岁月日,吾辈岂是蓬蒿人。

  起舞落日争光辉,天下何人不识君。

  步行千里无人影,岂是他人与争锋。

天玄剑谱

更新时间2011-11-22 17:40:27 字数:595

 《天玄剑诀》

  剑招

  夺命三剑:截、削、刺

  虚空十二:以劈、砍、崩、撩、格、洗、截、刺、搅、压、挂、云等为主。刚柔相济、吞吐自如,飘洒轻快,矫健优美,(浩瀚如龙凤)。

  剑诀:天道渺渺亦有门,窥视玄妙终身益。道有门户,亦有阴阳,开门闭户,阴衰阳兴。凡手战之道,内实精神,外示安仪,见之似好妇,夺之似惧虎。布形候气,与神俱往。杳之若日,偏如腾兔,追形逐影,光若彷佛。呼吸往来,不及法禁。纵横逆顺,直复不闻。斯道者,一人当百,百人当万。

  剑,讲究的是将其中的动与静、快与慢。攻与防、虚与实、内与外、逆与顺、呼与吸等矛盾双方的关系达到归一的境界方可大成。

  剑,一般分为「站剑」和「行剑」两种。

  「站剑」一般指动作迅速敏捷,静止动作沉稳,富雕塑性。

  「行剑」则相对显得停顿较少,动作连续不断,均匀而有轫性。同时剑还有长穗、短穗之刀,穗又称穗袍,它的作用是舞动以惑敌,演练时显得龙飞凤舞,形象优美。尤其长穗,随剑飘舞,更显神妙。练剑要求身与剑合,剑与神合。

  临:双手十指紧扣,食指伸出相接。

  《天玄掌》

  兵:续上手印,中指覆于食指之上。

  斗:续上手印,食指收回,中指伸展相接。

  者:续上手印,拇指、食指、小指伸展相接,其余紧扣。

  皆:续上手印,十指收回紧扣,左手在前。

  阵:续上手印,双手紧扣,右手在前。

  列:续上手印,作智拳印。

  在:续上手印,十指伸展,手心向外,拇指、食指相接。

  前:续上手印,作禅定印。此九字之道全在于己心所想。

移星换法

更新时间2011-11-22 17:40:40 字数:80

 《移星换法》乾坤倒转、移星换斗、龙吸四海

  乾坤倒转: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借力打力。

  移星换斗:将外力吸收为自己所有。

  龙吸四海:吸收他人内力为自己所用,借力为依。

魔音功

更新时间2011-11-22 17:40:50 字数:27

 《魔音功》:

  魔音天波震、奔雷袭、心魔吟、魔音觉、魂梦飞

逍遥剑(逍遥三剑)

更新时间2011-11-22 17:41:11 字数:18

 逍遥剑:一剑绝情、二剑忘忧、三剑随心

绝情剑(上部)之绝情七剑

更新时间2011-11-22 17:41:22 字数:205

 绝情剑

  【上部:绝情(男女独立练,效果最佳,俗称绝情七剑,感情伤害的越深功力越深,反之亦如此)】

  【反脸无情】形容翻脸不认人,不讲情谊。

  【毫不留情】指人丝毫不给别人留情面。

  【恣情纵欲】无所节制的任情纵欲。

  【触景伤情】被眼前的景物所触动而引起伤感。伤:悲哀。

  【自作多情】自以为或自己想象自己是人家的意中人。

  【流水无情】流水一去不复返,毫无情意。比喻时光消逝,无意停留。

  【貌合情离】指两个人表面合得来,实际上感情不合。

绝情剑(下部)之忘忧剑法

更新时间2011-11-22 17:41:40 字数:284

 【下部:忘忧(男女双修,俗称忘忧剑法,双方感情越深,功力越深适合两情相悦相爱之人修炼)】

  【一见钟情】钟:集中;钟情:爱情专注。旧指男女之间一见面就产生爱情。也指对事物一见就产生了感情。

  【飞眼传情】借眼睛来传递感情。

  【脉脉含情】脉脉:两眼凝神,要向别人诉说心曲的样子。饱含温情,默默地用眼神表达自己的感情。形容用眼神或行动默然地表达情意。

  【柔情似水】柔:温柔。温柔的情感象水一样。形容男女之间情思缠绵不断。

  【打情骂俏】情:风情;俏:俏皮、风趣。指男女调情。

  【儿女情长】指过分看重爱情。

  【豪情逸致】豪情:指兴奋豪放的感情;逸致:悠闲脱俗的情趣。兴奋豪放的情感和洒脱的情趣。

燕云十八翻

更新时间2011-11-22 17:41:51 字数:490

 《燕云十八翻(二九十八翻)》

  燕云十八翻(二九十八翻)

  前空翻、后空翻、上空翻、下空翻、梯云翻、虚空翻、飞身翻、纵地翻、腾云翻

  第一式:前后空翻(前空翻、后空翻)

  第二式:上下空翻(上空翻、下空翻)

  第三式:梯云虚空(梯云翻、虚空翻)

  第四式:飞身纵地(飞身翻、纵地翻)

  第五式:驾雾腾云(腾云翻)

  十八翻:

  燕青十八翻是戳脚翻子技击法之一。冠以“燕青”之名,喻意是“燕”指双翅,指两手的配合,“青”指寸劲,即爆发力。达到以寸短为长击的效果。“十八翻”指的是“翻”的击打技巧。戳脚翻子拳的技法突出在变化,“有如翻板之机巧”。如上翻下、左翻右、前翻后、阴翻阳、手翻足、虚翻实、刚翻柔等。在“翻”的变化中,突出压、打、刁、拿、弹、踢、扫、挂、搬、搓、冲、撞等技法特点。

  燕青十八翻有明打暗打之分,明打是搏手,暗打是摔,其特点是连打带摔,手脚齐动,以脚为先。

  在散打敌对之时,有一个准则便是“稳、准、等、狠、猾”。

  稳,一要心稳,二要步稳。

  准,一要看得准,二要打得准、三要抢步准。

  等,等战机,寻战机,制造战机,把握战机。等,不是消极等待,而是诱敌深入,后发制人。

  狠,一要心狠,二要手狠。

  猾,一要心猾,二要手猾。

八剑齐飞

更新时间2011-11-22 17:42:00 字数:312

 《八剑齐飞》

  掩日:春秋时越王勾践所督铸的八把长剑之一。

  断水:春秋时越王勾践所督铸的八把长剑之二。

  转魄:春秋时越王勾践所督铸的八把长剑之三。

  悬翦:春秋时越王勾践所督造的八把长剑之四。

  惊鲵:春秋时越王勾践所督铸的八把长剑之五。

  灭魂:春秋时越王勾践所督铸的八把长剑之六。

  却邪:春秋时越王勾战所督铸的八把长剑之七。参见“八剑”条。

  真刚:春秋时越王勾践所督铸的八把长剑之八。

  八剑齐飞:一剑无痕、二剑飞雪、三剑无血、四剑、五剑、六剑、七剑、八剑齐飞、万剑归宗、

  八剑齐飞:一剑掩日、二剑断水、三剑转魄、四剑悬翦、五剑惊鲵、六剑灭魂、七剑却邪、八剑真刚

  一剑无血、二剑无痕、三剑飞雪、四剑惊涛、五剑骇浪、六剑劈空、七剑雷鸣、八剑齐飞、万剑归宗

天罡剑诀

更新时间2011-11-22 17:42:10 字数:121

 《天罡剑,别名天罡三十六剑》

  第一式:移星换斗

  第二式:划江成陆

  第三式:震山撼地

  第四式:翻江倒海

  第五式:推山填海

  第六式:鞭山移石

  第七式:潜渊缩地

  第八式:驾雾腾云

  第九式:纵地金光

  第十式:飞身托迹

  第十一式:回风返火

  第十二式:飞砂走石

  第十三式:正立无影

云笈七剑

更新时间2011-11-22 17:42:22 字数:39

 《五岳剑》

  剑起逐日、所向披靡、峰回路转、乘胜追击、空中飞舞、天崩地裂、横扫天下

地煞掌

更新时间2011-11-22 17:42:34 字数:292

 《地煞掌(地煞七十二掌)》:

  掌式:

  穿、插、劈、撩、横、撞、扣、翻、托、推﹑带﹑领﹑搬﹑拦﹑截﹑捉﹑拿﹑勾﹑打﹑封﹑闭﹑闪﹑展、盖、仰、俯、竖、抱、挑、塌、掖、顺、背、磨、回、进、沾、连、随

  口诀

  推托带领,搬扣劈进。穿闪截拦,沾连粘随。削砸劈挎,缠挑刁钻。撩塌掖撞,片探切翻。横穿盖插,勾打拿捉。顺背磨回,封塌俯仰。竖抱挑掖。

  要顶:

  要求能进能退﹐能化能生﹐虚实结合﹐变化无穷。每掌发出﹐皆要以腰作轴﹐周身一体﹐内外相合﹐外重手眼身法步﹐内修心神意气力。

  要点:

  第一:行走如龙,步如蹚泥,动转若猴,转如磨磨,换势似鹰,臂如拧绳

  第二:意与气合,气上力合,力与意合,

  第三:心要灵,眼要活,掌要敏。

少林之《少林六拳》

更新时间2011-11-22 17:43:25 字数:519

 《少林六拳》

  六拳:

  1、莲华拳

  莲华拳又称为胎拳。常被用为胎藏部的印母。其印相是握头反指以下之四指,以大指压头指中节侧方。如《大日经疏》卷十三所说:“如常作拳法,大指竖之。”关于此莲华拳的代表意义,多指未敷之莲华。

  2、金刚拳

  金刚拳,主要是被用于金刚顶部。《金刚顶经》中所说羯磨印,都是以此金刚拳为其基本。《大日经疏》说其印相为:“以空指在于掌中而拳之”,《金轮时处轨》说为:“以中指、无名指、小指握大指,以头指拄大指之背。”虽然因流派之不同,金刚拳的结法因而有异,但大多以《金轮时处轨》所说为准。

  3、外缚拳

  在《大日经疏》卷十三中,称此为“指在外拳”,但一般只称为外缚。其印相是合叉二手成拳,十指外现。《金刚顶经》称它为金刚缚,并说此金刚缚是“二手如月形”,这是以外缚的掌中圆形表月轮。《金刚顶经》中的三昧耶印等,都是以此外缚拳为其印母。依《金刚顶经略出念诵经》所记载,为观脱出缠缚之月轮而修菩提心观时,须结此外缚印。

  4、内缚拳

  《大日经疏》称之为第二拳。其印相是十指交叉,十指均屈向掌中。

  5、忿怒拳

  所谓的忿怒拳,是以无名指、中指握大拇指,竖头指与小指并稍屈如牙。

  6、如来拳

  所谓如来拳,是左手作莲华拳,右手作金刚拳,并以右手金刚拳握左手的大拇指。

少林之《佛印》、《大手印》

更新时间2011-11-22 17:43:37 字数:966

 《佛印》

  1.施无畏印:即右手曲肘朝前,舒五指,手掌向前,即布施无怖畏给与众生的意思,这是佛陀为了救济众生,使他们能够安心,所施予的印相。这种印相与说法时的印相相通用,如在经论中所说的举手说法,即是此印相。

  2.与愿印:即伸手掌向外,指端下垂的手相。这是佛菩萨为应众生的祈求,所作的印相,表示以普救众生的慈悲心施与的意思。

  3.禅定印:这是佛陀入於禅定时所结的手印,在膝上仰左手,并仰右手於其上,两拇指的指头相接,又称为法界定印。

  4.触地印:即伸右手覆于右膝,指头触地,又称为降魔印,这是佛陀成道时所结的印相。

  禅定印触地印

  5.转法轮印:两手置于胸前,右掌与左掌相反,左右诸指轻触之相。

  转法轮印施无畏印

  6.弥陀定印:这是阿弥陀佛如来的印相,即二手相叉,右手置于左手上,两手屈食指,拇指按在食指上。

  7.智拳印施愿印

  :“右执左头指,十方刹立中,唯有一乘佛,如来之顶法,等持诸佛体,是故名智拳。”金轮仪轨曰:“十方佛之中,唯有智拳印。”

  《大手印》

  《大手印》实住大手印、空乐大手印、光明大手印

  实住大手印

  实住大手印︰实住,即住于实相之义。《恒河大手印直讲》云︰‘于具普通根性者,令由菩提道次第渐次趋入大手印,此谓由中论等学而渐入者,谓之实住大手印。’此须从闻思门入,藉教悟宗,明心性理,解实相义,由上师抉择指示,示以修持口诀,依诀观心,悟解心性,入一行三昧或光明定。

  空乐大手印

  空乐大手印︰或云秘密大手印,属密法中的无上瑜伽,为较胜根性者所修持。此须受灌顶,修四加行,得闻思正见,然后以正见为导,依仪轨修本尊法,行三密相应之诵咒,从生起次第入圆满次第,由宝瓶气、拙火定、金刚诵等法修气脉明点,于气入住融于中脉,或从‘俱生喜’生时所现空乐不二的觉受上观察体证自性光明。

  光明大手印

  光明大手印︰此为最上顿门、顶尖密法,唯有上根利器才能修持,依上师加持而顿证自性明体,以心传心,不立文字。《恒河大手印直讲》云︰‘最上之大手印,则并亦无须乎灌顶等修,但当恭敬礼拜、承事亲近于其上师,或仅观于上师微妙身相,即能立得证悟,如此由于无上恭敬信顺之心力,以依止于上师,更不假外物言诠,而能究竟了悟,以证取之大手印,方是大手印之最胜义心传也。’

  三种大手印,就入门方便而言,虽有顿渐显密之别,就证悟自性光明而言,实际无二。三种大手印,皆分见、修、行三要,或加‘果’为四阶次。

  

少林之《十二合掌》

更新时间2011-11-22 17:43:46 字数:490

 《十二合掌》

  第一坚实合掌,梵文宁尾拏(nivida):合掌,掌中坚相著,十指微离。

  第二虚心合掌,梵文三补咤(samputa):十指齐等,头相合,掌心微开。

  第三未敷莲合掌,梵文屈满罗(kudmala):如前,空掌内,使稍穹。

  第四初割莲合掌,梵文仆拏(bhagna):二地二空并相著,余六指散开,即八叶印也。

  第五显露合掌,梵文嗢多那惹(uttanaja):仰两掌相并,而向上。

  第六持水合掌,梵文阿陀罗(adhara):并两掌而仰,指头相著,稍屈合之,如掬水状,似饮食印也。

  第七归命合掌,梵文钵罗拏摩(pranama):合掌,十指头相叉,以右加左,如金刚合掌也。

  第八反叉合掌,梵文微钵哩哆(viparita):以右手加左,反掌,以十指头相绞,亦以右手指加于左手指上。

  第九反背互相著合掌,梵文毗钵罗曳萨哆(Viparyasta):以右手仰左手上,以左手覆在右手下,略似定印。

  第十横拄指合掌,梵文啼哩曳(tiryak):仰二手掌,令二中指头相接。

  第十一覆手向下合掌,梵文阿驮罗(adhara):覆两掌,亦以二中指相接。

  第十二覆手合掌,梵文同于第十一:并覆两手,以二大指并而相接,十指头向外。

==============================================================

小说下载尽在---【凌落无声】整理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