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古代言情>朕的天下丞相说了算>第40章 -家宴

  关于这议会结束的点,所有人都能知道这里面的缘故。

  祁阳并没有多理会,径直起身,所有人都跟着一块站起来,在祁阳走到门口的时候,顿住脚步,“陶大人,希望下次,能让本官看到不一样的兵部,当然,除非陶大人希望换一个兵部尚书。”

  说罢,祁阳便径直的走了出去,根本没有理会里头的人有怎样的反应。

  陶洲看着祁阳离开的背影,直接坐下来,“祁阳算什么?论年纪,他比我还小,若不是祁家的根基再加上先帝的确定,他能成就这些?在我面前指手画脚,兵部的事情难道我还不知道吗?”

  顾修轻声一笑:“当然,陶大人的确是知道,只可惜,陶大人并没有说到关键之处,而且最重要的一点,陶大人忘了根本!”

  陶洲辩驳。“顾大人,我们之中,你最有资历,你现在说这话是什么意思?”

  杨宸摇了摇头,“陶大人,历朝历代,文臣武将本就区分出来,而兵部尚书这个位置可谓是非常敏感,是两者之间的纽带,别忘了,朝堂之上皇权军权的划分。”

  苏郁应和着说下去,“文臣历代都是与帝王最为亲密的存在,但是武将可就不同了,大将军是陶大人的姑父,陶大人希望的,那可是皇上最不想看到的,咱们六部尚书虽说各司其职,但也应该同气连枝,陶大人那样做的目的,可不就坏了根本。”

  瞬间,六个人都只是安静下来。

  柳硕随口一句:“好了,这不管怎样啊,该做好的事情还是要好好的做,不是说还有很多事情需要忙活吗?那就别在这里干坐着了。”

  洛清随在柳硕的身后,先一步走了出去,两个人对眼一笑。

  随即,顾修、杨宸、苏郁都出去,整个议事厅之中只有陶洲一人,郁闷不断。

  这处,祁阳从这里头出来之后,直接吩咐江逸,“让人盯紧陶洲。”

  江逸应着,但还是问询,“大人,难道您觉得这陶大人在您刚刚说了那些话之后,还会一如既往,而不是正确的看待兵部尚书这个位置?”

  “荀飚是他的嫡亲姑父,更何况除却这个辅政大臣的身份,荀飚和我在朝堂之上是平起平坐,你觉得陶洲他凭什么将这些放开呢?”

  “大人是打算将这根刺拔掉?”

  “那些隐匿的,不动声色的,只要他们没到坏事儿的程度,我不会动他们,因为他们看得清,当然,要是哪天也瞎了眼,我就不介意让他们真的瞎了眼。”祁阳冷声一句,“只不过陶洲要做这特立独行的第一人,那我就要他这只出头鸟飞不出林子。”

  江逸应着,“是,大人放心,属下会将所有的细节都把控好,绝对不会出现丝毫的偏差。”转而,又问道,“那,大人您现在是回府呢,还是去宫中?”

  “先回府,萧樾和萧渝已经启程回京了,皇陵那一段的情报,我需要整理清楚。”

  “属下都已经吩咐人备好了,就等大人得空了。”

  祁阳没再多言,上了马车,遂朝着丞相府的方向而去。

  ……

  皇宫,宁圣宫,殿中压抑着一份沉静之色,包裹着,低沉到了极致。

  “太后的意思是心儿不可能再成为皇后了?”荀飚将这跟前之人的话在脑子里过一遍之后,得出这一个结论。

  荀太后听到这话的时候,继续解释道:“兄长,你应该知道,此事已经到了这一步,哀家也有哀家的难处,现在必须要把这件事暂缓,只要皇上不立任何人为皇后,那么这个位置第一的人选一定是心儿。”

  “可是照太后之言,祁阳根本就不可能松口。”

  “兄长所顾虑的是荀家的将来,哀家身为太后,在这宫中这么多年为了什么哀家心里清楚,兄长别忘了,萧樾要回京了,在宫中可还有一个陈贵太妃,当初她可是先帝宠爱的贵妃,若非我们的实力,再加上哀家乃是正宫,现如今哪里还有我们说话的余地,而且萧樾的实力不容小觑。”

  荀飚沉沉的叹了一口气。

  “兄长,先帝在世的时候,对旭王议储过,对宁王夸赞他的能耐过,要想稳住这一切,咱们现在必须将重心移一移。”荀太后是能看的清楚的,如果‘相思引’一击功成自然没话说,现在没有做到,那就不能执拗的只放在这一处。

  “太后所言甚是!”荀飚心思沉淀下去,先帝的诸位皇子中,尤其那几位被先帝看重过的皇子,都是有实力的,萧樾回京,肯定不一般,此事已经搁浅,就必须要将注意转移开。

  荀太后转而说道:“皇上已经说了,在萧樾和萧渝回京之后,便要在宫中设宴,这是皇帝登基之后的第一次家宴,借此机会哀家也得好好试探试探萧樾之心。”

  荀飚琢磨,“听太后说,皇上有次在御花园遇刺,但是整件事都让祁阳给压下去了,因为没有找到任何的证据,并不能作为针对的存在。”

  “确实如此,可是皇帝刚登基,就有刺客,那代表了什么,是非常明白的,当时萧樾不在京中,如果若说做了什么而最没有被怀疑的可能,那也就只有他了。”

  “誉王是随着……”

  荀太后回应道:“这一点哀家也有注意,私下里悄悄让萧渝替哀家留意,可是在皇陵,却没有发现萧樾有任何的不寻常之处。”

  “或许是誉王没有留意的仔细,想宁王这样的人,如果真的有心,又岂会轻易被觉察呢,就好比陈贵太妃。”荀飚凝声说道。

  “兄长所言甚是,所以别的尚可缓缓,只是此事,如果不能确定的话,将来必然后患无穷,萧樾手底下的实力是不能小瞧的,而且六部之中,虽然没有明确表示,可是当初先帝在世的时候杨宸和苏郁这两人可是与之关系密切。”荀太后冷冷的语气强调着。

  “这事儿,祁阳不是很擅长处理吗?难道他没有和太后提议过什么?”荀飚想着,太后能忽然将那些事情放到一边,必然是祁阳允诺了一些什么。

  荀太后听到这一句,当然能猜测到,便道:“兄长觉得哀家藏着私心?”

  “当然不是,因为太后也没得选。”

  “兄长明白就好。”荀太后认真的说道:“此事不能操之过急,只能以待来日。”

  荀飚看着跟前的人,对于这件事,现在已经走到这一步了,如果再继续和祁阳对立着来,反而不好,皇上那边本就有抗拒之心,这样只会坏事,再加上萧樾回京了,就不得不多提防了。

  他很清楚,旁人尚且无碍,但是萧樾,却不能不谨慎几分。

  “太后,臣能明白您的打算,饶是如此,那臣就先行退下了!”

  荀太后视线随着跟前行礼的人最后离开的那一道背影渐行渐远,倒也没有多言。

  周嬷嬷站在旁边,低声说道:“太后,刚刚大将军好像是有些不开心的,虽说太后您解释了,可是似乎并不能打消在大将军心中的那一份想法啊!”

  “兄长能明白的,如果兄长真的生出异心……”这样的话到底还是说不下去。

  “不会的,大将军忠心耿耿,怎么会呢,太后坐在这位置上,考虑的良多,其实心儿小姐要是与皇上之间的事儿成了,那简直就是少了不知道多少麻烦!”

  “好了,这事,暂且就不要再提起了,明白吗?”荀太后抬眼确定的语气对着周嬷嬷。

  周嬷嬷点着头,“是!”

  转而,周嬷嬷轻声问道:“太后,您说宁王回京了,就算他实力强大,也不应该会做的那样明目张胆吧!毕竟现在坐在帝位之上的是咱们皇上。”

  “你觉得呢,坐上帝位和坐稳帝位是两回事,也正是因为这些,祁阳对于荀家这事的处理,哀家必须要退一步,尤其是因为皇上对此还在抗拒的状态下。”

  “太后是想让丞相大人继续保持与荀家这边最初的合作?可是因为心儿小姐这件事,大将军那边肯定会忌讳的。”

  “等到萧樾回京了,兄长就会明白哀家的苦心,刚才兄长离开的确有些怨念,只是事情一旦进行下来,而萧樾那边势头在京城之中,乃至于朝堂之上有上涌的架势,兄长就会体谅。”

  荀太后心中无比清楚,朝堂之上并非只有军权,并非只有六部,就算是军权之下,庞大的军队,大将军之下各司负责的又有多少人,看似都忠诚,背地里是否有利益沟通,有被收买的可能吗?

  任何可能性都有,现在朝局未稳,那就什么都不能确定。

  周嬷嬷注意到跟前之人面色之上的凝重,这里头环绕的种种,皆是不可以一概而论,随意就判定的存在,若是没有掌控好的话,后头麻烦只会一重累积一重。

  “太后您的思虑是极为周全的,大将军也绝非只贪图眼前的人,这目光当然会放的长远,在这说了,大将军和太后您素来兄妹一心,默契配合,这件事,肯定也是可以顺遂的过去,而不出现分毫偏差。”周嬷嬷凝声说道。

  “希望吧,希望都能顺遂。”就怕,有些人绝对不会安于现状。

  作者有话说

  哈哈哈,因为在调章节字数,现在章节恢复正常,稳定每章三千字哦,比心,么么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