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古代言情>海晏>第117章

  赵玉清转头看着这个他曾经居住过十几年的国家,巍峨坚|挺的高楼在炮火和尖刀的攻击下已经沦为一片焦土,残艮随着春末里的风胡乱的扬起,混乱的长街上,到处都是一片哭喊和尖叫,遍地躺满了残缺的尸体,孩子们坐在母亲身边不住的哭喊,老人们弓着腰艰难的疾奔,妇孺还护着尚在襁褓中的婴孩,随处可见的烽火狼烟,男人们都被征兵防御内祸和外乱,满城弱小,竟都是被黑色的铁蹄肆意的踩在脚下,脑浆爆起的时候,他们甚至都还没来得急看清楚杀人的是敌军还是中央军,乱哄哄人马一路穿梭而过,谁都想拼命逃出那座禁锢的城门,可谁都逃不出去。

  温热的血顺着脸颊缓缓滚落在脖颈,马上的年轻男人忽然抬起眼来看了看头顶的太阳,天气难得的好,还没到盛夏,就觉着着阳光有些刺眼了。

  从博州过来这近一个月的时间,李肃和殷平已经带着大军抵达了这座古老帝国的最后一丝防线,前方不远处就是京都城了,是他年少之时所有欢笑与难过皆历过的地方,那里面,有他的祖先,有他的亲人,有他的手足,还有所有他赵氏的臣民。

  自从正义之师正式进入西汉之后,他从未参与过这期间的任何一场战斗,他无法用手中的屠刀去弑杀自己曾经的臣民,那些士兵曾在多少年以前还与他一同是京畿殿内的恭友,经年之后,他们重逢在战场之上,而他,随着敌人的队伍,将他先祖守了几百年的山河一寸寸踏在了马蹄之下。

  周围的呐喊声与厮杀声刹那间都消失不见,他有些茫然的看向不远处的城头,巨大的紫荆旗在刺眼的光芒之下缓缓垂落,像是巍峨的山脉在转息间轰然坍塌,那无形之中溅起的碎石嶙峋,炸的他浑身上下遍体鳞伤。

  前方接连倒下的一具具身体让他一时间有些开始怔忪,忽然,他只觉得一丝剧痛从脚踝处传了过来,低头的时候,发现一个老头儿正将匕首狠狠的割过他挂在马镫上的脚腕,甚至都没有来得及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就见那老人睁着一双极度仇怨的眼睛死命的瞪着他,而后整个人似是再也支撑不住,碰的一声就倒了下去。

  他呆了一瞬,眨了眨眼,才发现那老人的背上插着三支黑色的箭,那箭的模样他再熟悉不过,是中央军的箭。

  耳边的声音复又重新响起,赵玉清深深的吸了口气,只觉得从头到脚都隐隐的燃着那即将爆发的怒火,这就是西汉的手段,这些贵族和门阀们向来不会顾及百姓的死活,饶是如今正义之师攻入了京都城外,这一路以来,他们都会尽量去避开那些无辜的百姓,可作为庇佑这个国家的军队和皇权,根本不介意将这些慌逃而去的子民射杀在地,只因为他们是这个帝国的累赘和重负,必要之时,会与正义之师一样被连带着清理干净。

  马蹄声从身边响了起来,手臂在大力之下被抓的有点微痛,他带着一丝呆滞转过脸,殷康正焦急的跟他说着什么,而后忽然翻身下马,一双手在他脚踝上动作着。

  “你疯了吗?受了伤也不知道自己动手包扎一下,愣在这干什么!”殷康朝他低吼了一声,身上那股浓重的血腥味冲的他险些呕了出来。

  “玉清,你怎么了?”

  像是察觉到他的不对,殷康蹙眉紧紧盯着他的脸,见他没什么反应,过了会儿,才说:“走,我带你去休息。”

  赵玉清伸手扯了扯他的袖子,忽然伸手一指不远处的城头,那上面,是半支已经断掉的旗杆。

  “王旗已经落下来了,殷康,下一站就是京都城了。”

  京都城后面,就是王域了。

  殷康垂下眼睑不去看他,藏在袖子里的手却忍不住颤抖了起来,当年西汉攻入夜北的时候他虽然没有在场,可当时之况,只怕是会比今日更加惨烈,汉军是没有人性的,他们不会顾及北陆百姓的死活,当鹰旗从金帐宫顶端落下的时候,他的家人,他的臣民,又是经历了怎样的绝望和害怕。

  大军推开了古北口的大门,传令官已经将鹰旗和光明王的泸湛旗插上了城楼,殷康掀起眼皮,一时间却说不出话来。

  “我不能退,殷康。”赵玉清说,他身上的玄铁战甲已经被染的一片赤红,两鬓微乱着,也掩饰不住神色间的凌厉和决绝,他握着长剑的手有些及不可察的颤抖,上面缕缕鲜红顺流滴在马蹄之下,延绵到很远,是士兵们和那些无辜百姓的尸体:“从我十五年前决定要去找你的时候,我就已经背叛了我的国家和我的先祖,但我不后悔,都说这世间因果报应皆有轮回,当年他们是怎么对待北陆的,如今就该受到应有的惩罚,我早已经做好了为今日之事的后果去承担所有的准备,况且,已经都到了家门口了,我更加不能退缩!

  殷康抓着他不松手,问道:“你要干什么?”

  赵玉清笑了一下,忽然伸出手来将殷康下巴上那道血迹轻轻的擦了擦,凝重又认真,他说:“虽然我早就说过我不再姓赵了,可那里面住着的到底都是跟我血脉相连的亲人,我得跟他们有个交代才行。别这么看着我,殷康,你放心,我从未后悔自己所做过的任何事。”

  马儿从眼前飞驰过去的时候,殷康下意识去抓,衣角从手心穿梭而过,徒留下一丝温热的风,将他掌心内细密的汗水吹得透凉。

  欢呼和呐喊声犹如浪潮在古北口的大道上此起彼伏,五年的时间,夜北的鹰旗终于要插上王域,那些沿路慌乱逃跑的贵族宗亲们被系数抓了起来,他们脸上完全没有了往日的桀骜与高贵,狼狈与惊恐充斥了眼底,带着像是畜生一般卑微的乞求跪倒在北陆武士们的脚下,浩瀚的长歌不知道是从什么地方开始唱起来的,连绵的军队像是无尽的长龙,带着极为凌厉的杀伐之气的歌声似是要将长河之处捅开一张巨大的口子,炮火残余之下留残着的一道道黑烟随着风飘起在空中,混着若白的云,宛若一个天大的笑话。

  来往穿梭在狼烟之间的武士们脸上都挂起了浓烈的笑意,战士们仿佛唯有使劲儿挥动的手中的马鞭才能表现出自己此刻内心的亢奋。殷康沉默良久,才终于伸手在马背上轻抚了几下,而后看着那巍峨的宫角之处,沉沉的呼出了一口气来。

  夜晚的时候,大军在古北口外停驻,翠鸟站在枝头轻叫,一片欢声笑语传入屋里,李肃推门进去的时候屋子里一片漆黑,绕过屏风才看到长笙正背对着站在木桶旁边脱掉了那身带血的软甲,木桶里是氤氲的热气,年轻男人那道瘦白有力的腰无异于催情的药,一下子就让他紧了喉咙。

  站在原地愣了片刻,长笙吹着口哨正准备脱下裤子,就听到一丝略粗的呼吸从背后传来,几乎是下意识的,他转过头,正好对上李肃那双不知道往哪瞟的眼睛。

  长笙:“......”

  “鬼鬼祟祟的站在哪吓唬谁呢!”长笙瞪了他一眼,满头小辫子被拆了下来,头发像是被炸过的一样卷卷的散在赤-裸的肩上,他往前走了几步站在李肃跟前停下,伸手在他眼前晃了晃,笑道:“看够了吗?是不是觉着我帅呆了?”

  李肃一把抓住他的手,放在嘴边轻轻咬了咬他的指尖,问道:“怎么一声不吭的就回来了?”

  长笙道:“我看他们吃酒吃的兴起,就没好意思说,天也不早了,明天不是就要进京都城了吗?我回来洗个澡,一身腥气的,臭死了。”

  李肃伸手在他温热的手臂上捏了捏,长笙真是命好,这些年大大小小的战役下来,竟也没受过太大的伤,只有肩头两处那几道狰狞的疤痕,还是当年在断崖上被中央军伤到的,除此之外,看不出任何明显的战争痕迹。

  房间里安静的很,只能听到外面一阵阵嘈杂的嬉闹声,李肃忽然伸手顺着他手臂一点点开始往上摩挲,最后在脖颈处停了下来,再用指腹反复的去扫着,直到长笙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问他:“你怎么了?”

  李肃莫名其妙的看了他一眼,忽然问:“你是要洗澡?”

  长笙:“......”

  李肃忽然凑近了他,嘴巴贴在他耳朵上,低低道:“我们一起洗,好不好?”

  长笙明显看到他眼底闪过的一丝恶劣的笑意,还没等反应,整个人就被抱了起来,身上最后一丝负重登时被卸下,两人一同钻进了热腾腾的水里。

  一个时辰后,外面的天色已经很暗了,长笙胡乱披了件外套出去,却觉得这夜里的风还是带着一丝冰凉的寒意。

  李肃正在不远处跟梁骁说着话,他本想饶过去找一趟殷平,却被梁骁忽然往这边一指,李肃走了过来,问他:“你刚不是说很累要睡了么?往哪去?”

  长笙见他穿的单薄,身上还带着一丝刚刚沐浴之后的清香,说道:“你不是说只出来一会儿吗?”

  李肃点头:“恩,这就回去。”他挑眉:“你是特地出来找我的?”

  长笙实诚道:“不是,我想去跟殷平说几句话。”

  李肃脸上明显闪过一丝不悦,哼了一声:“知道了。”

  长笙笑道:“你先进去吧,我一会就回来。”

  李肃将他拽住,忽然问道:“都这么晚了,有什么事不能明天跟他说吗?”

  长笙道:“我想跟他说一下,要去东汉的事。”

  李肃皱了皱眉,脸色顿时就沉了下来:“决定好了么?”

  长笙点头,神色凝重道:“你放心,不会有事的。”

  李肃什么都没说,就看着他。

  长笙捏了捏他的手心:“荆容他们已经将紫金宫占下来了,刘斐被荆齐亲自带了几十个人看押着,倘使我兄长还活着,如今说不定能给刘斐留一丝活着的机会,可我兄长已经不在了,我不能不去替他报这个仇。”

  李肃微微拧起了眉:“一定要一个人去?”

  长笙固执道:“恩,我知道你一直都想亲手杀了赵玉锵,我都懂,可我不想等了,最近几日我常梦到兄长临死之际跟我说的那几句话,心里总觉得不安,倘若不尽快动手的话,我怕会出什么麻烦,如今他们那九路勤王军乱的一塌糊涂,我总觉着这帮人迟早都会察觉你设下诳他们的计,到时候万一回过神来跟咱们的人交起手来,刘斐一旦被他们带走,就会很麻烦了。”

  李肃问他:“想好什么时候动身了吗?”

  长笙:“我原本打算明日随你们一同去王域,可刚才跟你说完这番话之后又改变主意了。”

  他正了正神色,认真道:“我想明天就走。”

  梁骁走上前来站在李肃身后问他:“真让三王子明天就过去?”

  李肃面无表情道:“我没有拦下他的理由,也不能拦。”

  梁骁道:“最起码咱们这边得跟个人和他一起啊,万一路上出点事怎么办?从这边去东汉最快也得七八日的时间。”

  李肃淡淡道:“放心吧,姜行他们肯定不会落下的。”

  月亮直勾勾的的倒吊在头顶,明晃晃的笼罩着那片古老而又庄严的皇宫,紫荆大道的主干道上,宫人们慌乱的怀揣着行囊在四散奔逃,没有任何人去阻拦,包括一向恪尽职守的中央军们,早就已经不知道去了哪里,长生殿上已经是一片杂乱,名贵的物什散落一地,殿门大敞着,里面一片漆黑,却隐约可见那内阁尽头巨大的匾额轰然落地,歪倒在金灿灿的龙椅上,整座皇宫都仿佛被黑云死命的压着,带着一股巨大的苍凉之气,没有救世主,更没有所谓的皇权的庇护。

  门阀贵族们早在北陆大军攻入古北口的时候就已经逃了出去,从各州奋起的内乱加之五路诸侯的联合攻击,很快就像蛀虫一样将西汉的内部迅速瓦解,皇帝从昨日起就已经不见了人影,人人都胆颤而又心惊,生怕正义之师大军攻入的时候,他们会成为那帮北陆人刀下的亡魂。

  忽然,一阵沉闷的马蹄声不知从什么地方响了起来,宫人们惊恐的开始尖叫,火光刹那间照亮了漆黑的甬道,为首之人满身是血显得有些狼狈,却也不掩眉眼之间的锋芒。

  “疯了,都疯了,中央军呢!禁军呢!”

  赵玉珵坐在马上厉喝出声,腰间悬着的长剑早就已经没有了剑柄,刃口上嘣开了好几处不小的豁口,衣服上已经被鲜血浸透的看不出本来的颜色,浑身都是浓重的煞气,在他身后,是一小队不到三十人的队伍,士兵们个个垂丧着脸,明显已经没有了再能继续上战场的勇气,他翻身下马,几乎是趔趄的往前跑了几步一把揪住一个还在奔逃的小太监,怒喝道:“其他人呢!陛下呢!军队呢!京畿殿的主帅呢!都在哪!啊!都在哪!”

  小太监颤抖道:“十......十三王爷,陛下,陛下昨儿个起就不见了......京畿殿早就没人了,中央军......都没人了。”

  “不见了是什么意思!”

  他近乎绝望的咆哮出声,眸底深处一片暗红,脸上挂着已经不知道几天没有洗去的血渍以及没来得及清理的胡茬。

  前几日,他带着三千中央军前去西索关截杀北陆大军,因为当时的北境之王正带着不到两千士兵在西索关防布,以试图用西索关作为打开王域命门的第一座关隘,他想,只要能够解决了殷平,北陆军心一乱,他们剩余的几万中央军轻易就能够将这帮敌人击溃,却不想在半路上遇到了李肃的金甲军,昔日好友相见,李肃的人马围剿了他近乎所有的兵,却不杀他,他当时就恨自己,恨自己五年前有心放他一马,到头来,却成了灭掉他家国的刽子手之一。

  “奴才不知,十三王爷,您七日前带兵走了之后,咱们宫里就乱套了,那些个宗亲们都跑不见了,丞相,还有秦王他们,都跑了,陛下,陛下昨日晌午就寻不着了......”

  赵玉珵有些无力的松开了拽着那小太监领口的手,只一瞬间,小太监就踉跄着跑的没了人影,他有些崩溃的瘫坐在石路上,仰头看天,只觉得眼前都跟着模糊了起来。

  “完了,全完了......”

  身后的士兵走上前来想将他搀扶,却发现自己根本拽不动这位皇亲,只得跪下来说道:“还请王爷保重身子,咱们剩下的这些人马,一定追随王爷拼杀到最后一刻!”

  赵玉珵伸手抹了把脸,转头看向身后那一片混乱的内廷,低声道:“最后一刻?最后一刻吗!陛下都跑了,咱们给谁守呢?恩?给谁守呢!”

  士兵没有说话,也不敢动弹。

  赵玉珵在原地坐了一会儿,不知是想到了什么,忽然站起身子翻身上马,没等士兵询问,便猛的一下朝前方窜了出去。

  夜色深沉,厚重的石墙被用机关打开的时候发出苍老的摩擦声,走过一段灯火通明的长廊之后,巨大的一方宫殿很快就出现在了眼前,赵玉珵停下脚步,盯着那道明黄色的背影良久,才终于开口道:“你果然是在这里。”

  盘腿而坐的年轻帝王并没有转过身子,回答道:“没想到你会活着回来。”

  “所以你一开始就抱着让我去死的想法,对么?”

  “你是我的弟弟,虽然不是一个母亲生的,可到底都是先帝的儿子,你替国家出士,我为何盼着你死?”

  赵玉珵朝前疾走了两步,站定在他面前,将他眼前那方巨大的供墙挡在了身后,赵玉锵抬起头看他,脸上几乎没什么太多的表情,可眼底那丝不易察觉的失望还是在一瞬间闪现了出来,被眼前的人抓了个正着。

  “你以为你现在躲在这里他们就找不到你吗?你别忘了,咱们的八王爷现在就跟北陆的军队站在一起,一旦大军攻入王域的时候找不到你,你以为他猜不出来你会躲在这么?!”

  “你认为我是坐在这是为了躲着他们?”赵玉锵挑眉反问,忽然抬手略有些嫌弃的扇了扇从赵玉珵身上飘过来的血腥之气。

  “依照你的性子,难道不是么?”赵玉珵并不理会他的动作,依旧站着没动。

  赵玉锵不怒反笑:“原来,朕在你的心里,一直是一个懦夫?”

  “不。”赵玉珵斩钉截铁的开口:“你不但是个懦夫,更是一个屠夫!”

  赵玉锵继续笑:“屠夫?屠了谁?那些北陆的贱奴吗?那些外面的贱民吗?!”他伸手撑着地面,有些艰难的站起身来,往旁边挪了几步,而后眼睛从供墙上扫过那一张张赵氏列为皇帝的画像,最后停留在哀帝那张上,说道:“能屠的过咱们那位好父皇吗?”

  “够了!”赵玉珵转头朝他怒喝出声:“你以为你比他强到哪去了?!不过是一山更比一山高,一样的残暴,一样的无耻,你更甚,你不仅残暴,还是个庸君!你看看你这些年做出来的那些好事!你以为即便是没有北陆的军队你就能在皇位上安稳的坐着吗!你想想这些年被你因为圈地而起义的百姓们!他们都是怎么被你践踏在脚下的!你再想想那些四邻六郡的俘虏和当年夜北的奴隶,他们这些年在西汉又是过着什么样的日子!你以为这天下一日姓赵一百年姓赵一千年都会姓赵吗?!你这个暴君,昏君!你和父皇一样,都喜欢抢夺别人的东西,想要将所有的一切都掌控在自己的手上,根本不看看自己的胃口能不能容得下这么多的一切,你们自私又狂妄,一样的昏聩一样的蠢!你能听见吗?啊?能听见狮子在外面咆哮吗?能听见豹旗卷起的风声吗?他们来了!我的陛下,他们已经到了家门口了,可是你在做什么?那些平日里捧着你的宗亲去哪了?元老院的元老们呢?京畿殿的士兵呢?都去哪了?你看看,他们还有人帮着你吗?有吗?有吗!”

  偌大的声音回荡在空旷的宫殿之内,震的四周的灯火连连跳跃。

  四周的供墙上挂着这五百多年间二十九位西汉的列位皇帝——高祖赵起,扬祖赵光义,太宗赵子庸,昭帝赵仲,懿王赵勋,元帝赵平巳,中宗赵长佢,孝思王赵祖緈.......哀帝赵彻。

  两人交错的影子被拉的很长,在此刻显得有些诡异。

  “倘使当年你能好好治理这天下,最起码那些百姓和诸侯们不会在北陆大军攻入城池的时候给我们内部狠狠插上一刀!倘使当年你没将李宗尧送去平沙川而是留他在京中,最起码李肃不会带着金甲军站在北陆殷氏的那一头!还有梁国英,护国公一府满门忠义,那些年是如何被你和父皇羞辱践踏的,即便你们真的怀疑三公爷为了姑姑而放走了殷氏的那两个孩子,可梁骁又做错了什么?你是真的为了自己的私心蓄意报复还是如何你最为清楚,如果不是因为你一错再错,你此刻还会像个孤家寡人一样孤立无援的坐在祖宗们的灵堂上等着他们明天大军进城么?连中央军都背叛了你,你的军队都没有了,你拿什么跟他们斗?拿着这二十九张祖宗们的画像吗!”

  “你够了!”赵玉锵终于怒了,转过身来朝他吼道:“你以为我想看到今天这样的局面吗?你以为即便是我不坐在这个位置就不会发生这一切吗?西汉早就开始从里面烂了,从根烂了!当年父皇在位的时候,那些门阀贵族们过得是什么样的日子,那些贱民们过得又是怎么样的日子?跟如今又有什么不一样?啊?你现在将所有的一切都推到了朕的头上,凭什么?朕问你,凭什么?你是惧怕父皇吗?你可真是他的好儿子啊我的十三弟!饶是他都死了这么多年了,你还是那么孝顺的去拥护着他,不管他做错了任何事,你都觉得是无比正确的,而朕倘使做了一点点不对的事情,那些做过没做过的,都成了朕的错......好儿子啊,真是个好儿子。”

  赵玉珵有些无力的偏了偏头,眼底带着些茫然看向哀帝的画像,良久,他说:“我从未觉得他做的所有事情都是对的,尤其是当年对付北陆一事,所有的一切,都是报应!”

  他忽然就朝往走,赵玉锵立马转过头来喝道:“站住!你往哪去!”

  赵玉珵头也不回的冷笑:“我们的陛下像个懦夫一样的躲在他祖宗的庇护之下,我自然是要出去替他前去抵挡外面的杀戮者。你可以忍受我们的宫墙被他们用炮火摧残,可我做不到。”

  赵玉锵闭了闭双眼,低声问:“你有多少人马?”

  赵玉珵寒声道:“人马?不,我只有我自己!”

  宫道上所有的混乱似乎都静止了,放眼望去,除了刚才跟随他而来的那二十名中央军外,再也看不到任何一个人影,偌大的王庭只一夜之间仿佛就被掏空了,人没了,国也就快没了。

  夜风扑在了脸上,鬓边带着血泥的发丝往脖子里不停的钻着,士兵们站在玉阶之下面无表情的与他静静对望,从每个人脸上一一扫过的时候,赵玉珵一时间心中竟是觉得有些好笑。

  多么狼狈啊。他想,此刻的自己想必只会比他们更加狼狈吧。

  他叹了口气,猛然抽出那把已经不见了剑柄的长剑,高高举起指天,大声喝道:“战士们,王域只剩下我们这些人了,明日一早北陆的大军就会攻进来,不怕死的,跟本王一起迎上去,守卫西汉最后的尊严!”

  “杀!”

  “杀!”

  “杀!”

  夜黑如墨,如果能为这个濒临崩溃的帝国再做些什么的话,那么这将是最后一次了。

  清晨天还没有大亮,薄雾笼罩,三军齐动。

  李肃将长刀仔仔细细的系在长笙腰间,而后隔着清风,低头在他额角上贴着唇轻轻扫过,姜行管冲还有杨镇几人均等在后面,伸手抓了抓他腰间两侧的软甲,长笙说道:“你一定要等着我回来,我们一起回中州。”

  李肃伸手拨过他鬓边散落的头发,轻声道:“好。”

  长笙揽过他的肩膀将他抱住,贴在他耳边说道:“有些话说出来不太好意思,可我还是想说。李肃,虽然我们不能像那些相爱的男女一样,这一生可以有一堆孩子,但是我爱你,这一辈子都只爱你,想要永远跟你在一起,我不怕世俗的眼光怎么看待你我,只要能守着你,看着你,跟着你,这就够了,我不想再有个十年三年跟你分开,三个月,三天我都不想,等我杀了刘斐,我们就去中州,我一天都不想再耽搁了。”

  李肃在他背上拍了拍,嘴角扯出一丝笑意,沉声道:“好。”

  长笙站好身子,忽然在他脚上狠狠一踩,像是小时候一样朝他噘着嘴埋怨道:“记得想我,我走了。”

  李肃忍着疼却笑出了声,“路上小心!”

  等长笙翻身上了马,又补充道:“尽快回来,知道了么!”

  长笙重重点了点头,马鞭狠狠甩下,一行人很快就消失在古道之上。

  夏日的天亮的很早,稀薄的雾气已经散去,李肃打马追到队伍前方,殷平问道:“走了吗?”

  李肃点了点头,朝他说:“出发吧。”

  “全军听令,出发!”

  传令官大喝一声,手中的王旗在半空中猛然挥下,号角长鸣,穿过古北口,浩浩荡几十万兵马朝着京都城缓缓逼近。

  作者有话要说:  汉高祖是赵起,我之前一直把他叫刘起,我晕,改过来了。

  明天大结局终章,晚上11.左右更新。

  大家给个作收吧,首页右上角点击【作者专栏】,然后点击【收藏此作者】即可,谢谢大家啦,

  另外,新文咸蛋《三十六天》欢迎大家捧场,再次谢谢,爱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