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古代言情>兰亭>第58章 郢州

  舒明远面色一寒,反讽道:“娘娘光拿我的心思说事,难道娘娘自己的心思大家就看不出来么?”

  “呵,哀家没什么藏着掖着的,能看出来的,就随他们看去。”

  “娘娘难道不知道,这是大逆不道吗?”

  舒太后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她慢悠悠在花厅内走着,声音微凉:“哥哥同我说大逆不道?咱们两个的心有差别么?”

  “自古以来男人在沙场血战博出一番功绩的不少,篡位登基的也不少,可娘娘是女子,难道还想学那武皇?便是武皇,她去世后也不过是恢复了皇后的尊称,随葬进了帝陵,娘娘你又有多少能耐,能比武皇还高明?”

  “照哥哥说的,女子便不如男子,不配有此雄心壮志了?”

  “娘娘既是女子,就要做好女子的事情,娘娘乃一朝太后,得听政之权,便是陛下也要对娘娘跪拜,娘娘还有何不满?非要做不可能之事,与我舒氏一族离心离德?”

  舒太后站在花厅中,回眸看着舒明远:“我何时与舒氏一族离心离德了?难不成舒氏一族支持哥哥登基成为新朝天子便是对的,而支持我做女皇便是错的?”

  “对与错不是我说的,是历朝历代的史书上说的。”

  “呵,哥哥都要谋反了,也在乎那些酸腐儒人写的君臣纲常,哥哥未免也太虚伪了些。哥哥也不想想,自己能有今日,到底是占了谁的便宜!”

  舒明远巍然不动:“自是我虞川舒氏百年庇护,得以让我舒氏一族长盛不衰,更能取代这腐朽不堪的朝廷。”

  “笑话!”舒太后怒目道,“若非当年爹爹将我送进宫做了太子妃,先帝即位我做了皇后,会有你之后顺利进入朝廷中心的机会么?哥哥这几年在朝廷里春风得意,怕是早把妹妹我做的事情给忘个干净了。”

  “我并没有忘,但你之所以进的了宫,也是我虞川舒氏一族有本事让你进的,否则你也就是嫁个矜贵些的公子哥,相夫教子过完一生罢了。”

  “我倒是希望我的人生可以这样简单。哥哥知道我当初不愿进宫,还是你好一顿劝,让我为了舒氏一族的兴衰荣辱,必须要坐上这位置,我何时想过?现如今利用完我,发现可以摆脱我了,哥哥又说出这样一番话,真教人心寒!”

  “我这个做大哥的自认为并没有亏待过你,便是年少时你和文秉霖是青梅竹马,并不愿意嫁给先帝,为了家族我劝了,可文秉霖后来北征头脑发热,为朝廷所不容时,我不也救了他一命,让他享了这么多年清福么?娘娘要明白,娘娘今时今日所有的一切,都是虞川舒氏连带着姻亲家族共同堆叠起来的,如若不然,今日太后之位便是那谢贵太妃的,皇帝之位也大可不是你那养子能坐上的。”

  舒太后听见哥哥话说的如此决绝,仿佛她在深宫中受到这么多年的搓磨后,她还要谢谢他,谢谢背后的家族。

  “那哥哥可想过,若改日天下姓了舒,我该如何?嫁给陛下的袅袅该如何?”

  “自然都是封公主之位,袅袅与陛下和离即可,若是那文秉霖还看重你,愿意帮着一起夺得天下,我也可以给你俩赐婚,总归圆了你这么多年的念想。”

  “我早就不是那个十多岁的少女了,从嫁了先帝开始,我早就没了那些念想,但我自认并不比哥哥差什么,虞川舒氏生我养我,我也尽心尽力为宗族办了事,庞的什么,哥哥就不必再指望我了,有时物极必反,哥哥一心想急着将袅袅嫁给陛下当皇后,好让我失了听政之权,让你这个岳丈将宫内宫外的大权揽尽,熟不知,越是这样心急,越容易给人钻了空子。”

  “多谢娘娘提醒。”舒明远站了起来,他知道自己一时半刻和这个妹妹谈不妥,便也不再费劲,“娘娘若是不愿意让袅袅嫁给陛下,我也没话说,只是陛下毕竟是你养了十几年的孩子,他日下场过于惨淡,娘娘也怨不得别人。”

  舒明远撂下这番话,便径直走了出去,只留下舒太后一人,扶着圆桌缓缓坐下。

  她这十几年深宫生活究竟有什么意义?

  爱人远去,养子不亲,兄长将要反目。

  而这一切都是因为那让人放不下的至高无上的权力。

  郢州境内。

  兰亭一行人距离离开南安城已经快两个月了,临行时谁都没想到,郢州境内的小小一桩事情,竟然能将他们拖在这里如此之久。

  关于舒氏远房族亲欺辱郢州境内百姓一事倒没那么难查,那几个所谓的舒氏远房族亲其实已经和舒氏嫡支快搭不着边儿了,但这几个人确实在利用虞川舒氏的名头在郢州境内欺压百姓,被欺辱的百姓也确实可怜。

  按理说事情查到这里,便也算圆满,只等着这几人被押回京,再审查一边判了便可,但接下来的一桩事情使得兰亭一行人没有办法再火速赶回南安城。

  就在一个月前的傍晚,一行人住在官府驿站里,本已经预备好再过两日便返回南安城,这一路上几个人由于查案,也没怎么吃过两顿像样的饭,因此在快离开郢州的时候,兰亭提议几人去郢州当地的特色饭庄好好吃上一顿。

  跟随兰亭一起前来的几位岁数都不大,最年长的一位也不过三十出头,再加上兰亭为人平易近人,不似有些世家大族的公子那般穷讲究,这几人便也都愿意买兰亭一个面子,一同去了福德楼。

  到了福德楼,兰亭专门要了个雅间,不似坐在大堂里那般吵闹,几人分别点了特色菜,津津有味吃了起来。

  菜是好菜,味道着实与南安城那边不太一样,可兰亭吃着佳肴,心里始终有一个疑问。

  这福德楼生意如此红火,怎么用的碗碟都不甚讲究,甚至有豁了口的,也不影响端上来给客人使用。

  带着这个疑问,兰亭吃完了一顿饭,就在众人想起身离开时,雅间的门却被人从外面打开,待众人还没看清来人,那人却先关上了门,扑通一声跪倒在地。

  兰亭忙将人扶了起来,询问到底是何情况。

  原来此人正是福德楼的老板,听伙计说他们这被朝廷派来地方监察的御史来这里吃饭,才慌忙赶来的。

  福德楼老板用央求的语气向兰亭等人诉着苦,老板只道虞川舒氏的姻亲顺源周氏仗着舒氏的名头在郢州作乱已久,眼见他们福德楼生意好,更是派打手将老板和家属毒打一顿,又带走了老板的小儿子,威胁老板每月都要交出保护费。

  福德楼虽然生意火爆,赚的多,但那顺源周氏要的保护费也是笔不小的数目,如此一来,月复一月的交着,保护费还不断上涨,老板仅能维持收支平衡,根本赚不到钱。

  福德楼老板本也想破罐子破摔,不干了,可一想到小儿子还在周氏手中,又不得不做小伏低,继续受此折磨。

  如此一来,兰亭便明白了这福德楼为何生意火爆,用的碗碟还如此不将就的原因。

  他们一行人本只是奉旨调查舒氏欺辱百姓一案的,这福德楼和顺源周氏不归他们管,但看着那福德楼老板年纪也不小了,还一把鼻涕一把泪苦苦哀求他们,兰亭便于心不忍,应承了下来。

  跟随兰亭出来的几人品级皆不高,也没什么门第,其中还有两个隐隐约约是北党一派,得此打压后党的机会自然是不能放过。

  于是兰亭就上奏表明郢州一案错综复杂,之前有线索没查到位,现在需要重新梳理线索,因此要在郢州多逗留一阵时间。

  就这么经过一个月的调查下来,兰亭发现顺源周氏在郢州大肆收取保护费只不过是冰山一角,更可怕的在于当地平民百姓的土地几乎被那些高门贵族兼并殆尽,而这些没了土地的平民便只能给其当佃户。

  若是说做一名普通的佃户,这些拖家带口的人能有碗热饭吃,倒也还活得下去,只是越深入查越发现,那些高门贵族将这些佃户当做奴隶一般,随便奴役,更有甚者,一些纨绔公子看见佃户家有些姿色的女孩或者妇人便直接掳走,占为己有。

  这一桩桩一件件事让兰亭一行人震惊无比,细查下来,郢州境内除了原本的郢州文氏拥有的私有土地,剩下的土地全被虞川舒氏和顺源周氏暗中瓜分的差不多了。

  这还只是郢州一处,兰亭难以想象在大梁境内,还有多少地方都是类似情况。

  只是还未等他们将证据整理好,一行人便引起了顺源周氏的警觉,周氏不管他们是不是朝廷派来的监察御史,直接派来了十多名武艺高强的练家子欲将他们灭口。

  大雨中,兰亭一行人骑着马,奔驰在乡间小道上。

  “大人,我们该往哪个方向走?”身后的一名同僚狼狈问道。

  兰亭早已浑身湿透,他看着眼前黑漆漆的路说:“先离开郢州境内,往襄垣县方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