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古代言情>兰亭>第20章 回宫

  兰亭后半句话刚要说出口,就被一阵“嗒嗒”的敲门声给打断了。

  “少爷,郎中给请来了。”站在门外的人正是奉命去请大夫回来的管家。

  兰亭看了眼霁月,把已经到嘴边的后半句话给吞了回去,他手覆在桌上将那些未干的水渍抹了去,又拢了拢衣袖,在确保一切正常后,才朗声叫正在外面候着的管家和郎中进来。

  在兰亭的眼神示意下,霁月不情不愿的跟着郎中进了里间,等他穿好上衣再出来时,只见兰亭正在同郎中客套寒暄着。

  “那位小公子并无大碍,胸腹部虽有些淤青,但好在未伤及内在,都是一些表面伤而已,老夫开了个方子,按照此方定时敷药,过不了几日方能痊愈。”

  霁月从里间出来的一阵响动引起了郎中和兰亭的注意,那老郎中笑着看了霁月一眼,语重心长道:“不过这位小公子今后得注意些,胸腹乃人体脆弱之地,切不可因一时意气用事伤及这些地方。”

  霁月心说自己真是冤枉,走在大街上不仅白挨一顿打,还被这郎中老头误认为是自己意气用事造成的。

  一旁的兰亭不动声色的看了眼郎中和小皇帝,他自知今日经历了这么多事情,怕是小皇帝心情一时半会儿有些阴晴不定,而郎中又是他相识多年的老熟人,他实在不想看到郎中一句话戳中小皇帝的痛楚,再被治个什么大逆不道之罪。

  “孙先生请放心。”兰亭拱拱手道,“他心中自知分寸。”

  “如此一来,老夫就先告辞了。”

  兰亭微笑着示意管家将人送出去,直到看着二人走出了自己的院子,这才回过头来看向一直站着的霁月。

  自己刚才说过的那番话似是有点儿效用,兰亭打眼瞧着小皇帝整个人比刚进来的那会儿淡然许多,他看了眼窗外的日头,清了清嗓子:“方才臣与陛下说了许多,不过那毕竟是日后之事,眼下最为棘手之事,还是要把陛下平安送回宫中,给太后娘娘一个合理交代。”

  霁月这一时半刻接收到的信息实在太多,以至于他把“被兰亭找到意味着什么”这个问题抛在了脑后,此刻再被兰亭提起,他才想到这个问题。

  “莫非母后已经知道朕私自出宫了?”

  “陛下知道,别说宫里了,就是宫外的事情,太后娘娘也知道的一清二楚,您出宫这件事,即使一时能够瞒过太后娘娘,也不可能一直瞒下去的。”

  兰亭这话说的没错,霁月也颇为认同,可若是自己那位母后得知自己偷偷溜出了宫,怕是此时告诉他舒太后一气之下要废了他,他也是信的。

  “你今日是如何得知朕出宫的?莫非早些时间母后已经知道了朕的行踪?”

  “陛下放心,臣得知陛下出宫是因为恰巧在路上遇见了夏公公,夏公公怕是也不想把此事闹得人尽皆知,因此才摆脱臣先出来寻一寻陛下,不过太后娘娘那边夏公公也不敢不禀明事情原委,眼下还需陛下随臣回宫面见太后娘娘,若是太后娘娘等久了,恐怕会调动禁军出来寻找陛下的。”

  霁月听着兰亭这一连串的解释,深吸了一口气,他抚了抚衣服上的褶皱,抬头对兰亭说道:“那便走罢。”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如今已然这样,他便顺其自然,看看太后究竟会对自己到何等程度吧。

  回宫的路上,霁月和兰亭两人都出奇的安静,较之于以往霁月对待兰亭时那副炸了毛的样子,此时此刻可以说是他认识兰亭这么久以来,第一次平心静气同兰亭共处在一个狭小空间里。

  他觑着坐在自己对面,不知在想什么而出神的兰亭。

  这人的确生的一副好皮囊,这是霁月在第一次见到兰亭时就由此定论的事实,然而那时他满脑子都在想这人是何等的虚伪,因此再好看的容颜落到了那时的他眼中,也扭曲了一二分。

  今天兰亭所说的一番话,让他稍微放下了心中的成见,委实说来,这人的确有才华有天赋,到今日位置霁月还发现此人亦有政治胸襟。

  若是自己一开始不拿着偏见看兰亭,现在会如何?

  霁月自觉的这事儿不好说,若是自己毫无偏见,甚至真将兰亭作为玩伴,舒太后可能也不会让兰亭在宫里待上这么久。

  万般皆有因果,这是荀先生第一次见他时说的话。

  到了如今,他才明白了其中的一两分含义,想来若是没有他自己偷偷溜出宫去的这个“因”,可能也就没有在两人争执之下兰亭说的那样一番话的“果”。

  马车的速度渐渐慢了下来,直到完全停下,霁月隔着车壁听见外面的小厮高声道:“公子,咱们到了。”

  兰亭掀开车帘子,往外看了一眼,而后先行下了车,霁月跟在他身后,在两双手的搀扶下,也从马车上走了下来。

  “请陛下安。”一个尖锐的声音划破了周围原本平静的空气,使霁月整个人浑身不自在起来。

  只见舒太后身边的苗总管正似笑非笑的看着他,语气中还自带着两份洋洋得意:“陛下可是让奴才们好找呐。”

  霁月斜了他一眼,没出声,他不想在这儿听一个仗势欺人的狗奴才阴阳怪气。

  那苗总管看着霁月一副不想搭理他的样子,面上的神色冷了几分,他清了清嗓子,故作郑重道:“宣太后娘娘慈喻,今日陛下擅自离宫,其中诸多事由,还请陛下亲自前往康宁宫,当面儿给娘娘讲个明白。”

  霁月早料到会如此,便也没什么惊讶之说,只淡淡地点点头,摆出一副帝王应该有的仪态,便在夏全的跟随下,朝着宫门内走去。

  “对了。”身后那让人听了就不舒服的声音再次响起,“太后娘娘指明了让兰公子也跟着一起去趟康宁宫。”

  从宫门口到康宁宫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不喜欢坐步辇如霁月,也觉得这么长的路着实要安排个步辇才行。

  估摸着舒太后那里是故意要让霁月吃点儿苦头,一行七八人走在狭长的宫道中,日头正直直照射在他们身上,这让从小还算养尊处优的霁月有些吃不消。

  与霁月并排却错着半个身子的兰亭看见不停拿袖子擦汗的小皇帝,自己随手从衣袖之中拿出一块儿手帕,塞到了霁月的手里。

  霁月低头看了眼手中得到手帕,淡青色的纹路上绣着三两片竹叶,他点头示意了一下,便也顾不得太多,拿起手帕擦起汗珠来。

  一行人一路步速不算慢,紧赶慢赶走到了康宁宫,由着苗总管进去通报了声后,霁月和兰亭二人被请了进去。

  霁月刚瞧见舒太后的身影,便听见舒太后的一声呵斥:“给我跪下!”

  到底还是震慑了自己十多年的人,听见这声音,霁月的身体还是不由自主的颤抖了一下,他稳住心神,毕恭毕敬跪了下去,连带着身后的兰亭,也一并跟着他一起跪在了地上。

  “哀家让皇帝在寝宫好好反思上几天,没想到皇帝竟然能耐大了,连偷溜出宫这种事情都做得出,你可知这是什么后果吗?”

  “儿臣……”

  儿臣怎会不知是何后果?霁月在心里细细想着,可若不是今日出宫,他这辈子或许都不会知道原来大梁有如此多百姓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启禀太后娘娘。”霁月身后的兰亭突然开口道,“在娘娘怪罪陛下前,臣想替陛下辩解两句。”

  “哦?”太后用手指敲击木质小几的声音又响了起来,“让哀家听听,皇帝究竟是做了什么事,能让你来为他辩解。”

  “禀娘娘,陛下此番偷偷出宫,并非为了玩乐,也不是在违反娘娘的懿旨,若细究陛下出宫的原因,都在于臣。”

  “哦?这么说,你是帮着皇帝目无祖宗家法了?”

  “回娘娘,今日臣寻到陛下时,定北侯的小儿子方公子正在唆使家丁对陛下施暴,待臣解除了其中误会后,与陛下恳谈一番,才知陛下今日出宫不为别的,只是在寝宫思过数日,觉得之前不该如此待臣,又想到娘娘平日的教导,这才在冲动之下想要寻到臣家里,给臣一个交代。”

  霁月听见兰亭的这番说辞,不由得朝着身后看了一眼。

  这人怎么……怎么将事情全揽在自己身上了。

  就算是早些时候在兰亭家秘密交谈了一番,说了许多该说的不该说的,可霁月也没想过兰亭会将自己卷入这场风波之中。

  他大可以旁观这一切,若是自己今日一切安好,再细细谋划将来之事,若万一舒太后问罪于自己,或是干脆从此将自己软禁起来,那么他兰亭也可以同自己撇清关系,安安心心做舒太后的心腹。

  但现在这一切都远远超乎自己的想象,亦或者说,他读的那些话本子里,没有作者写过这样的故事内容。

  霁月心里登时弥漫着一种说不出的滋味,整颗心又酸又胀,又好像有什么东西在慢慢发芽。

  “这么说起来,皇帝这是诚心悔过认错了?”

  霁月回过神,赶忙毕恭毕敬地朝舒太后磕了个头:“回母后,儿臣这几日茶饭不思,着实明白自己平日里有多么荒唐不可理喻,因此才想要学那些先贤一样,上门拜访,解开心结,以求心安。”

  “如此一来,皇帝这次并没有错,哀家也可不用再继续让皇帝在寝宫思过了?”

  “儿臣虽知道自己的过错,可方法却用错了,私自出宫乃大罪,还请母后处置。”

  “处置?皇帝大了,为娘的管不了了,还谈何处置呢?”

  霁月咽了下口水,抬头直视着舒太后的目光:“儿臣不敢,请母后责罚。”

  舒太后盯着霁月看了半晌儿,也不知内心究竟在想些什么,最后只幽幽叹了口气道:“罢了罢了,既然皇帝认识到了错误,哀家也不必过多苛责,皇帝回寝宫抄写家法百遍,什么时候抄完了,什么时候再踏出寝宫罢。”

  “多谢母后。”

  舒太后似是有些累了,她抬手挥了挥:“都下去罢。”

  众人起身又行一礼,方才缓缓退了出去。

  舒太后凤眸微闭,任由着身旁的石榴给她捏着肩膀:“你说,这兰家究竟是是何用意?”

  “依奴婢看,这兰公子是个聪明人,陛下出宫究竟是贪玩还是真为了跑去兰家解开误会暂且不提,但兰公子此番举动,必定能获得陛下信任。”

  “就怕他取得陛下信任不是为了哀家,而是为了旁的。”

  “想必兰家是不敢的。”

  “呵。”舒太后轻笑一声,懒洋洋倚在了榻上,“罢了,改日传妙君进宫一趟吧,哀家也好久没有见到她了。”

  作者有话说:

  迟来的一章,这两周家里两位长辈住院了,一直忙着在医院跑,所以更新上就迟了些,这几周可能更新都会比较慢,还请各位小可爱多多理解啦!